新华网报道,“治病吃药不收费,有钱没钱都看病”,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巴仁哲里木嘎查一家乡村诊所医生布和21年来一直坚持的原则。
布和医生的蒙医诊所坐落在科尔沁草原上的一个偏僻小村庄,诊所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划价和收款处。药品没有规定价格,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支付费用,无钱支付也可照样治病。
21年来,这个草原深处的小诊所接待患者60余万人次,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布和医生精湛的医术和帮贫济困的高尚医德远扬四方,每年来这里求医的各地患者达6万至7万人,这些年他给患者无偿服用的药品价款达到20多万元。
“很多人听了我的事迹,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我的资金从何而来。”布和笑着对记者说,“其实诊所的运营资金来自两个途径,一部分资金来自我们家种地和其他牧副业的收入,另一部分是诊所的经营收入。近年来,也有不少有钱人,来这里接受蒙医治疗,治愈后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会留下比成本价高几十倍的治疗费,这部分‘额外收入’我们会用到贫困患者身上。”
布和,这位平凡的乡村医生,以他不平凡的事迹感动着草原。多年来,他救死扶伤、帮贫济困的事迹被人们争相传诵。其中,记者印象最深的是他收留并救治一位河南流浪青年的故事。
2003年春天,布和和儿子驾车外出途中在铁道旁的水池边,发现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满面污泥的小伙子。这位姓刘的河南省睢县的小伙子因患不育症难以背负沉重的思想压力,导致精神失常,弃家流浪,游荡几千里来到科尔沁草原。由于内蒙古的冬季天气严寒,衣不遮体、蓬头垢面的他全身多处冻伤,生命垂危。
见此情景,布和医生把小刘领回家,用针灸和蒙药为他实施治疗。经过一年的治疗,小刘的病完全康复。当布和医生联系到小刘家人的时候,家里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2004年春天,离家出走5年的小刘随同父亲回到了河南老家,之后一直称布和医生为“大义蒙古爸爸”。
多年来,布和医生不仅为四面八方来求医的患者解除病痛,还处处关心家乡父老的生产生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布和拿出1万多元,赞助所在嘎查拉了电,结束这个偏僻小村庄不通电的历史;从1996年起,他每年向当地教育部门捐献2000元,这笔钱逐年有计划地分配给全旗各中小学校;1998年他捐助4000元,翻修了所在嘎查学校房舍;1998年,一场洪水冲毁了嘎查通往镇里的桥梁,导致附近十几个村子的人无法通行。布和医生想方设法,从社会各界筹资26万元,修建起一座新的水泥桥,当地人们亲切地称这座桥为“布和桥”。
“布大夫扶持我们家已经16年,每年从看病到备春耕物资都帮我解决,并给我盖了两间砖瓦房,甚至我母亲和妻子的后事,也是他帮着料理的。”与布和同一个嘎查的残疾特困户哈日巴拉对记者说。
如今,布和的蒙医门诊成为中国健康扶贫工程定点医疗单位、科右中旗红十字博爱救助站。布和医生欣慰地说:“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继承了我的事业。过两年,我将退居二线,办一个养老院,把那些孤苦伶仃、无人照顾的老人接过来,让他们安度晚年。”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