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一:农村市场开发条件已然成熟
一、经济发展:农村人口众多,消费总量巨大,水平不断提高,实际购买力显著增强
农村市场,是一个从消费能力及地域范围来看的广义的概念。包含了“地域农村”,即土生土长的乡镇村,我国现有近9亿农村人口, 2亿多个家庭,长期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6个亿。还包含了“经济农村”,即经济水平以及消费能力较低的县、县级市和城郊。我国有2600余个县及县级市,县、县级市、在这里面也有一部分要划到“农村市场”的范围里。这样算来,“地域农村”和“经济农村”所覆盖的农村人口有11亿多,占人口总数的90%;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基础,代表着十分庞大的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村地区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江苏、浙江、广东为最快。如苏南的百强县江阴市只是一个县级市,但已拥有10家A股上市企业,工业总产值甚至超过了我们北方很多的地级市。这些地区的高收入阶层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带动了药品需求的稳步增长。
二、潜能释放:相对一二级市场而言,农村市场容量增长潜力巨大
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城市人均药品消费与农村人均药品消费比约为7:1,我国城乡医药销售额的巨大落差,也恰恰反映了农村医药市场存在的巨大的开发空间。按照国务院的布署,到2008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增加。从“地域农村”意义上来讲,全国近9亿农民,每人按50元保障费用计算,农村市场有450亿的市场容量。2004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中,农村销售为245亿元人民币,可见,其中新增用药需求量为200多亿元。农村医药销售额占全国医药销售总额的比重显逐步上升趋势:2003年比重为4.9%;2004年比重为:8%,2005年上半年已达到12.5%。所有这些数字都表明,农村医药市场的巨大消费潜能正在缓慢释放。
三、政策助推:行业政策给农村市场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看病难、规范农村医药市场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领导人和各部委的重点关注领域。
首先,是今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有关农村的问题作出三点特别强调:1)、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去年增加422亿元;2)、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五年内国家财政将投入200多亿元,对乡镇卫生院和部分县医院房屋和设备进行改造;3)、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今年把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中央财政为此将增加支出42亿元。这一强调,指导了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给我国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同时,“新农合”使农民看病也能报销,使农民因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得到减轻,使农村以前“小病拖大,大病拖垮”、病情恶化才被“逼”进医院,既“丢”了命,又“穷”了家的现状得以改变 ,有效提高了农村市场的药品消费水平。
其次,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强调,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要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紧密结合。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农村药品监督和管理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监督,规范供应网络,采取有效形式保证农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和方便。“两网建设” 的推进,清理整顿了非法药品集贸市场,打击了乡村内游医药贩,清查了过期药品,肃清了农村药品流通秩序;同时又确保品质有保障的药品通过配送网能进入农村。药品经营网点增多,方便了农民购药,同时还降低了农村药品价格,减轻了农民负担。为广大药企进入农村市场提供了营销环境保障。
第三,今年两会期间,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要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卫生工作最薄弱的环节。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不协调,主要是城乡不协调,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群众看病难,突出是农民看病难。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组织城市医生对口支援农村,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努力解决农民缺医少药的状况。
如果说,“三农政策”、“新农合”制度是解决了农民有钱了看得起病的问题、“两网建设”解决了好药进农村的问题,那么,高部长的讲话则主要是解决农民有正规地方可以看病、有医生可以诊病的问题。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