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据说是中国经济与法律结合方面的第一人------法律系的博士又读了经济系的博士后。按说,这样一个老师应该是浑识渊博,大受欢迎的了,可事实恰好相反,大家对他的评价反倒不如那些整天抱着讲义照本宣科的老师。
原因何在呢?的确,这个老师有着丰富的知识,同时大量的实践经验使他的课讲得深入浅出。但坏就坏在他没有一点技巧。讲到“股份有限公司”就眉飞色舞地讲某年某月他策划了一个招股公告。其实,本来对一个有着极高学历的兼职律师来讲,参与了这些事情不足为奇,可按照他讲的语气、方式来推理,天下没有他没干过的事了。久而久之,大家便带着一种玩笑的态度看他在讲堂上“表演”了。
这个老师为什么如此地“痴”呢?想来想去,最后发现原因在他第一堂课的一句话上:一定要把理论与实践想结合。本意的确不错,在哪儿都找不出毛病,可这句话套到这个教师身上就有点儿问题。
这位老师为人极为踏实,说过了“一定要”就决不反悔,在他的观念里:我们每个问题都“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于是,本应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案例在他讲起来成了一个冷冰冰的过场,自然效果不佳。
做事必须诚恳,这点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做事如果态度不诚恳,对方总会认为您滑头滑脑,因而不能跟您合作做任何事情。至于说到“圆滑机趣”这并不是要做得像个市侩那样一切都讲求圆滑,而是说该讲究技巧时要圆滑灵活。例如本来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往往由于当事人富有幽默感,说上几名很逗趣的话,大家哈哈一笑,事情都办通了,可是并没有得罪任何人。否则,如果一切都本着公事公办的严肃态度,那您所为的事情不但处处碰钉子,而且被人指称您是一个不通人情的木头人。
在我们的社会经验里,重点强调的是“真诚”二字,真诚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将真接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当然,涉世老手的也要提醒你,切不可太没心机,否则像这位老师倒也罢了,顶多不听你的课,如果碰上利益攸关的事情,则很可能被人诱入陷阱,上当受骗。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