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领导很少下车间问事,管理人员也不用跟着员工后头撵,而员工的积极性却非常高,企业效益年年攀升。在谈到经验时,企业负责人说,他们是用“善”管理,即:只要员工完成生产指标、质量指标和安全指标,企业就拿出30%的利润进行奖励;员工家庭发生困难,企业立即派人上门慰问,并帮助解决。
“用‘善’管理”,就是关心员工、善待员工,不让员工吃亏,这不失为企业管理中的上上策。员工的积极性不是逼出来的,而是感化促动了内动力的发挥。员工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企业获得利润,给员工一定的回报,员工就有了干劲儿,就会自觉自愿地爱岗敬业。员工有了积极性,企业也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不让员工吃亏,员工就会有创造效益的激情。算好了这笔账,经营者就能从繁杂的事务管理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忙经营、拓市场。而关心员工的家庭困难,更是巨大的感化力量,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八两兑半斤”,真是有道理。
然而,有些企业一说到管理就想着怎样管束员工,以为惩罚制度严厉了,员工就听话了、肯干了。于是,只把管理的目光盯在制度上,别说是关心员工做不到,有的连正常的加班工资也克扣,企业效益提高了,干部都有提成,员工却沾不上边。一些员工缺乏主人翁精神,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究其原因,企业不能善待员工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就现代企业管理而言,还有什么管理方法比善待员工更有效?制度自然不可缺少,但是,任何制度都应体现以人为本。况且,制度也不是铁疙瘩,寄望于制度的威严、领导的冷面来管理企业,而对员工漠不关心,谁也不会买账。惟有善待员工才是最好的管理。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