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传奇人物马云:对电脑不通却建立网络王国
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家喻户晓人物,创造了现代阿里巴巴传奇。
他,至今仍然对网络世界一知半解,只会传电邮和浏览网页!
他,是没有神灯,也能喊出“芝麻开门”的现代阿里巴巴传奇人物。
他就是网络服务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Jack Ma)。
42岁的马云应邀到我国出席今天举行的“环球企都@新加坡”大会。
马云将在会上与来自本地、区域和国际的商业者分享经验。
据马云受访说,他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数学考过1分,念的小学和中学都是三四流的。
马云对学习英语,特别有热忱,竟是因为爸爸常骂他,他故意学好英语来还口,让爸爸听不懂。
高中考试不及格,这个中国青年,当起了接待游客的三轮车夫。马云后来想考进杭州师范学院,却两次皆落榜,考了第3次才过关,毕业后担任英语老师。
31岁那年,他生平第一次触碰电脑键盘,第一次上网,结果还被“看起来很贵”的电脑吓了一跳。
在同一年里,这个读书不出色、从未正式学过电脑的杭州人,在住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网络商业信息公司。
2000年7月,美国权威财经杂志《资本家》(Forbes)将阿里巴巴网站评为全球最佳企业对企业网站之一,还用马云的照片作该期封面人物,这也是《资本家》50年来第一次以中国企业家作为封面人物。
35岁时,他创立了网络服务公司阿里巴巴,如今身价爆涨到40亿人民币(约8亿新元),去年被评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人物”。
去年收购雅虎中国
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是提供电子商务平台,也从事拍卖商务网站,旗下还有红遍中国的淘宝网(taobao.com)。
阿里巴巴去年收购了“雅虎中国”全部资产,名噪全球。中国的媒体形容马云,即使在睡梦中,阿里巴巴每天也有约5万新元的收入。
目前,阿里巴巴网站拥有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万名注册会员。
虽然透过网络世界放眼全球,但与妻子育有一名14岁男孩的马云,曾坦言担心网络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如沉迷网络游戏。他说,阿里巴巴不会投资游戏,如果将来开始做游戏,可能也只会投棋牌类游戏。
以下是《新明日报》记者与马云的专访内容(◇代表记者,◆代表马云。):
◇你为什么会将网站取名为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对全球的人来说都很有意义。我曾经在美国一间咖啡座问一名侍应生,她听到“阿里巴巴”时,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她马上回答“芝麻开门”。我创办公司,就是要把它发展成为环球公司。
94年第一次碰到电脑键盘
◇你是在什么情况下搭上网络列车?
◆我是一个不懂科技的人。即使现在,电脑还是让我觉得很困惑。我顶多只会传送、接收电邮和浏览网页。我在1994年初次听到“网络”两个字,当时我到西雅图找朋友,第一次碰到电脑键盘。朋友说,在网上打字就能寻遍我所要找的。我打了“啤酒”,却只找到美国啤酒和日本啤酒的资料,就是没有中国的。我回国后,决定要开设网络公司(充当桥梁),让外国公司能联络上中国商人。我向朋友和亲戚东凑西借了2000美元的资金来创业。
从发生在自己身上错误中学习
◇你在创业的过程中,最难做的决定是什么?你有没有什么遗憾?
◆几年前我说过我是“骑在盲虎背上的盲人”,现在我比较会骑老虎了,但还有很多要学。公司业务越来越复杂,当初只有18名员工,现在有近5000人,我感觉就像在治理国家一样……我没有遗憾,我们之所以是强大的公司,是因为我们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上百个错误中学习。
目标是成为全球最佳雇主
◇你对现在的成就满意吗?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我很满意……当初设立阿里巴巴是为了协助中小型企业将生意扩充到海外……目前,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平均年龄是26岁,我40多岁,是公司里最老员工的第三名!(为了未来的发展)公司不惜投注大笔资金来栽培人材。去年,我们获选为中国最佳雇主,但我的目标是成为亚洲最佳雇主,甚至是全球。
有一天希望回到教育岗位
◇你以前当过老师,现在是企业家,你的志愿究竟是什么?
◆我一直希望成为中国和其他文化的桥梁,让双方了解和沟通。我认为当老师不能只从课本教学,要利用实际的经验来教导。有一天,我希望回到教育岗位,和学生们分享我的经验。
还是会追求同一个梦想
◇如果你当初没有设立Alibaba.com,你认为你现在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
◆我想我还是会追求同一个梦想,只是方法不同。在人生中,你不可能知道你会得到什么,你只能够追寻梦想,作出正确的选择。
希望在新加坡找到合作伙伴
◇你未来的计划里,是否有可能出现“新加坡”?
◆虽然我们在新加坡没有设公司,但新加坡是我们重要的市场之一。有超过6万家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公司,通过我们的网站与中国和全球交易……有一天,我们希望在新加坡找到合作伙伴,巩固我们在本区域的位置。
从来不想做最成功的商人
◇你去年在“世界400名最富裕的华人”排行榜中排列第27名,你是否想成为第一名?
◆我从来不想做最有钱或最成功的商人。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只要肯努力,学习得快,我觉得任何人都有机会成功。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