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分析,丙烯需求快速增长,其需求增长率超过能力增长率。由蒸汽裂解和炼油厂联产的丙烯仍占全球丙烯供应的大部分,到本世纪末将继续成为丙烯的主要来源。然而,由替代技术专门生产丙烯预计将快速增长,占全球供应量将从2005年小于5%增大到2010年占12%。
据CMAI分析认为,丙烯需求增长持续超过乙烯,而蒸汽裂解装置的增多仍不能满足丙烯需求的增长。大多数新增蒸汽裂解装置能力也基于乙烷原料,其几乎不产生丙烯联产品。近年丙烯供应进一步吃紧,价格也在上涨之中。为此,需对替代技术大量投资以满足未来丙烯需求的增长。
历来认为,专门生产丙烯与蒸汽裂解和炼油厂来源相比是成本较高的方案。然而,丙烯价格的持续走高和生产丙烯效益的改进已加快了对替代技术的投资,包括丙烷脱氢、易位转化、高碳烯烃裂解为丙烯、高苛刻度催化裂化(FCC)和甲醇制烯烃。这些新的技术专门生产丙烯正在竞争发展之中。
据统计,近2/3的新增裂解装置能力主要基于天然气凝析液为原料,这意味着产生丙烯、丁二烯和苯很少。为满足对这些联产品的需求,纷纷致力于较高成本的专产丙烯方案。
世界一些主要地区丙烯供应的紧张程度将各不相同。美国和欧洲丙烯需求增长较慢,在扩增丙烯能力方面新的大量投资很少。这两个地区将以当地市场为主。扩增丙烯能力的大多数投资将在亚洲和中东,这两个地区新增能力近50%将采用替代技术。各地区丙烯不同来源的生产成本。
美国生产商未对专门生产丙烯进行大的投资,这是因为附加丙烯可从炼油厂FCC装置抽取分离。美国丙烯价格的继续上扬,已加速炼制商将更多的丙烯用于化工。
据CMAI统计,北美和南美2000万t/年丙烯供应量的一半以上来自炼油厂,45%来自蒸汽裂解,仅2%来自替代技术。美国丙烯供应来源预计2010年也与此相似。美国占世界FCC能力的50%以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烯和丙烯衍生物出口国,虽然在世界市场上所占份额将下降,但到本世纪末仍将是有竞争力的净出口国。
在美国,通过脱氢或易位转化专门生产丙烯因代价较高而受到限制。巴斯夫和道达尔公司已在其合资的得州阿瑟港裂解装置投用了一套易位转化装置,两家公司都是丙烯和乙烯大的用户。美国在增产丙烯方面的大部分投资将用在可快速增产的、低成本的催化剂设施方面。诺瓦化学公司最近完成了在Corunna的灵活裂化装置改造项目,使乙烯和丙烯能力增加了20.4万t/年。
加拿大油砂生产的增长也通过从排气中抽取而增加了丙烯供应。Williams公司在阿尔伯达拥有丙烯分离塔,可生产45.4万t/年聚合级丙烯,并通过改扩建又增产45.4万t/年丙烯。
欧洲从蒸汽裂解装置生产丙烯1660万t/年,占总量约72%;来自炼油厂占25%;来自替代方案生产占3%。欧洲投资新的蒸汽裂解装置不多,因为预测需求疲软,同时,中东大量投资裂解装置,中东向欧洲出口乙烯和衍生物将增多。预计在以后的几年内,欧洲丙烯需求将下降,为此来自炼油厂和替代技术的新增丙烯供应将受到制约。但到本世纪末,欧洲将从丙烯的出口地区转变为净进口地区。
由于中国大量消费的驱动,亚洲出现丙烯大量短缺的状况。亚洲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丙烯价格的上涨,将促使大量投资此领域。据CMAI分析,今后5年内,亚洲将是世界市场上新增丙烯最多的地区,其中约41%将采用替代技术。这将使该地区来自替代技术的丙烯供应从2005年占7%上升到2010年占12%。
亚洲有4套易位转化装置,在2006年投运后,丙烯总能力达58万t/年。韩国LG化学公司和韩国石化工业公司在丽水和温山的装置已相继投运;日本石化公司在川崎的装置已投产;新加坡石化公司(以住友化学为首的日本财团与壳牌东方石油公司的合资企业)在裕廊岛的20万t/年装置也已投用。旭化成公司在日本水岛的丙烯装置将于2006年5月中旬投产,采用了高碳烯烃催化裂解技术。
中东对乙烷裂解装置的大量投资将提供亚洲对乙烯和衍生物的某些需求。石脑油裂解装置占亚洲丙烯供应的70%。亚洲丙烯自给率现约为85%,因该地区能力增长滞后于需求增长,2010年前仍将是净进口地区。这驱使亚洲的丙烯生产商和消费商投资其他技术以保证足够的丙烯供应。
因中东/非洲在今后5年内大量投资灵活原料的蒸汽裂解装置、炼油厂和替代的丙烯技术,到2010年中东/非洲将从丙烯的净进口地区转变为净出口地区。以色列Carmel烯烃公司已计划于2006年通过位于海法的蒸汽裂解装置扩建和上一套易位转化装置增产21万t/年丙烯。萨索尔公司也计划于2006年通过南非塞库达地区高碳烯烃裂解途径来增产34万t/年丙烯。
因为有廉价的乙烷可用,中东石化项目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以乙烷为原料的裂解。但该地区也规划建设几套丙烯衍生物项目。中东第一轮的丙烯投资将使该地区丙烯占全球份额从小于5%上升到2010年的10%。新增丙烯能力大多基于蒸汽裂解装置,但也包括丙烷脱氢、易位转化、甲醇制烯烃、高碳烯烃裂解和高苛刻度FCC。(来源:中国医药化工网)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