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于国家大力整顿医药市场,特别是医院市场,而且矫枉过正,甚至连很多正常的学术和推广活动也常常难以为继.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医生药代人人自危.可是,外资合资药厂和大多数国内药厂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
国内的大部分药厂,采取收缩的做法,很多在缩减自己的处方药物销售队伍,甚至有的就全部取消,全部采用招商代理的模式.这样很多厂家的投入小了,在最近一段时间采用低成本的销售模式.而很多外资合资的药厂,却大规模的招聘医药代表,扩大自己的销售队伍,渗透进入二级市场.比如法国施维雅\诺和诺德\礼来等等,都在很多二级城市设立专门的医药代表职位.拜耳也将代表的工资提高到5000左右.涨幅高达50%.可见,双方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措施.
促成这个状况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实力上的差距.不管是长期坚持培养维持一支专业的销售队伍所需要的财力物力也好,还是医药行业长期发展所需要的研发能力也好.外资企业都不会对目前的暂时的困难作出任何退让,反而利用国内企业收缩的良机,增强自己的销售队伍,同时也将很多的国内企业的销售精英收入囊中.这样一来,经过国家的整顿,不出3年,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医药市场的格局将会重新构建,外资企业将会在中国医药市场形成主导甚至是垄断地位(如果国家政策不做大的调整的话).笔者这么说,只需要指出一点.国内没有真正的研发能力.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