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中药港 2006年10月15日
据大连日报报道,把家里的过期闲置药拿到兑换药店,等工作人员清点后在登记表和收据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再拿着收据去挑选自己需要的日用品和小药……14日,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连日报社及多家药品经营企业联手开展的2006年秋季“回收家庭过期、闲置药品公益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记者在现场看到,和前3次公益活动相比,此次收药程序的设计给广大市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而广大市民的用药理念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再也不买那么多的药放在家里了。
为了使本次活动更受市民的欢迎,参与活动的药品经营企业做了精心的准备。记者在大连奇运生大药房有限公司所属的药店看到,此次兑药活动中增加了兑换券和兑换明细,市民可参照明细中的价格,自由选择日用品和小药,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作引导,兑药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大爷,今后可别一下子买这么多药了,过期了多浪费”从车家村坐车赶来的周曰平大爷听着工作人员的提醒连连点头。周曰平带来了50多盒药,光是“心可宁胶囊”和“生发灵”就有20多盒。老爷子说,这些药都是听别人建议后买的,吃了效果不大就放在了家里。有些药贩向他收药,他就想不能让他们换了牌子再卖去坑别人。
刘女士是替奶奶来参加活动的。她告诉记者,奶奶家里存了不少药,刚开始还不愿意拿出来,经过一番动员总算知道了家里存这么多的药不好,今后还要劝奶奶尽量少买药,用多少买多少,减少浪费。
为了提高广大市民的合理用药意识,本次活动还设置了咨询台,并准备了不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60问》等宣传册子。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许多市民家中过期闲置药品较多,是因为在用药上有认识误区,因此组织回收药品公益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回收的药品越多越好,而是在于堵住非法回收药品的源头,引导广大市民合理、科学用药,避免“过度购买”和“攒药”行为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在昨天的公益活动中,24个兑药点共接待市民1360人次,回收过期、闲置药品近4000个品种、197箱(袋),标示货值金额约16.9万元。回收的药品大多以治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家庭常用的感冒药和消炎类药居多,而抗生素类药品明显减小。说明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后,我市药房对抗生素类药品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规定执行比较好,百姓也对滥用抗生素类药品的危害有了一定认识。但另一方面,治疗慢性病的药品仍然存在资源浪费问题。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