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诸多模式中,有一种模式被形象地称为“斩首行动”--选择弱势行业里的龙头企业,通过并购获得其控制权,控制该行业某一个地区甚至全国的生产。我国医药行业是否也面临着“斩首行动”的威胁?
毫无疑问,如果中国医药行业面对这样的威胁或者是具有这样滋长的苗头,都应该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所有的国际经验都表明,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医药市场上外国资本可以全面占领或发挥主导与统治作用。笔者认为:如果越来越多的行业龙头企业被跨国公司并购,中国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将明显下降,民族医药产业将在环境中被打压和扼杀;如果听任跨国公司的恶意并购自由发展,中国医药的核心技术缺乏症将愈加严重,当最重要的创新体系与人才体系没有成长性时,行业将逐步走向冰点。
商务部近两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04年开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都呈下降趋势,预计2006年还会继续下滑。2006年上半年,商务部开始修订2003年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
8月8日,由商务部主导,六部委正式共同签发及肌锻夤蹲收卟⒐壕衬谄笠档墓娑ā罚虺频?0号令,并于2006年9月8日起施行。并购新规特别突出对外资并购对象的约束,对于行业主导企业、拥有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的境内企业的实际控制权转移的,或者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的外资收购,都必须向商务部进行申报。
新规在博得国内喝彩声的同时,也引来了国外诸多质疑之音。有境外媒体就评论:中国保护主义正在抬头,外资遭遇“紫禁城”。显而易见,商务部的修订原意是进一步开放、推动外商投资的发展。但由于近年来外资大型收购引起的诸多争论与质疑,并购新规在审批问题上收紧了口袋。
是“斩首行动”已经逐渐威胁医药行业的命脉?还是对于外资并购的保护主义态度只会使中国医药企业越来越缺乏活力?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中国医药企业真实的生态?
笔者近日采访的一位医药企业老总的态度也许有几分代表性:“如果问我们现在想不想与跨国药企进行合资?想!当然想!但是我们不缺钱,我们缺好的产品。我们希望通过合资,能够达到产品线的互补;我们也希望通过合资,能够到国际市场上试一下水。医药行业与其他制造行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医药企业单单去拼生产制造是没有多少利润的,研发出好的产品才更有诱惑力。而这一方面,跨国药企优势明显。”笔者认为:对于国内医药企业来说,之所以有着跨国并购的期待,缘于中国医药市场还没有跟更大的国际市场去对接,而并购恰恰是从资本角色给国内药企提供一个条件。
外资药企又在想什么?医药行业是外国资本较早进入的行业,外企最初都是采用与中方药企合资的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他们对中国医药市场已十分了解。应该说,跨国药企与中国医药企业的竞争态势有所不同,他们牢牢占据了以专利药为代表的医药高端市场,普遍盈利能力更强。
在全球医药产业并购高潮的那几年,跨国药企与中国企业之间的并购事件并不多,原因在于他们收购的目标是产品、研发能力、新产品线,而中国药企研发能力弱,多是生产仿制药,在他们看来,并购价值不高。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以及对未来中国医药巨大市场需求的判断,这些跨国巨头们正在改变自己的中国战略:他们已不甘心于单纯的股权投资,而是要进行真正的资源整合。与过去只是将自己的产品卖到中国医院的目标不同,创新产品、强力品牌、销售渠道等都是他们觊觎的。
为了在这个市场获得更多的收益,外资医药企业开始将原料药、制剂制造乃至研发等产业环节向中国转移,除了采取委托生产方式,这些企业也开始在国内寻求合作或者并购对象,建立起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当收购价格低于重置成本,并购自然盛行起来。
单以资本实力而言,国内医药企业就算是最好的在外资眼里也是小儿科,所以对于外资来说,买就要买最好的。这样一来就为“垄断性收购”埋下了口舌。但实际上,外资兼并国内龙头企业,真正能磨合得好的并不多,毕竟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有时候,钱不是万能的。这也许才是目前真正浇在扩张冲动上的一勺凉水。
国内医药行业更需要认真思考如何面对可能到来的气势汹汹的并购浪潮,假如并购浪潮来临,抵制与回避都是徒劳的,关键是要看自身究竟有几分实力,其次才是话语权。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