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100份病历导入临床诊断辅助决策系统,总共只需要4.8秒,单个病例仅需0.05秒,“人工智能”医生完成了批量诊断,和医生作出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 19日,在湖南衡阳南华大学举办的第20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记者看到这样一幕隔空进行的“人‘机’大战”。 这款“人工智能”医生被形象地称为“大超人”,涵盖“临床大数据、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其典型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医生和病人交互,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出具诊断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 项目研发负责人之一、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彭绍亮说,人工智能“医生”基于的病例数据达到千万份,已经针对肺结核、抑郁症等误诊率较高的30多种疾病建立了模型,所有运算都在“天河”超算系统上进行。根据在三甲医院的测试,人工智能诊疗准确率比传统诊疗提高了20%。 类似于曾经引起轰动的“阿尔法围棋”,“人工智能”医生同样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专家介绍说,“人工智能”医生被设计为一位“全科”医生,可以不间断学习医疗知识、经验和诊断流程等信息,以及国内外指定医学数据库的新知识。每隔1至2周,“他”就能学会诊断一种新疾病。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主任康熙雄说,“人工智能”医生并非要“消灭”医生,而是医生的支持和辅助,将医生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且实现人“机”共同进步。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人工智能”医生将是非常好的助手。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