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2016年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市人大代表、山东省中医院院长赵升田表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设计恰当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模式。比如,学龄前儿童,可以以兴趣吸引为主,帮助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小学阶段,通过种植中草药、学习眼保健操等中医按摩方法参与课程讲座;中学阶段,开展中医药文化专题讲座、研究性课程和社团实践。 有效途径有很多种:第一,打造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第二,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一批中医药专家编写一套中医药文化宣传册及科普读物;由医务人员与学生互动交流。第三,开设中医文化相关课程。(本报记者 李雪梅 于丽娟)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