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根据该《方案》,2020年我省中医床位数达到7.53万张,中医类职业医生达到4.1万人,75%的农村卫生室可为提供中医药服务,各设区市至少设立1所市办三级甲等中医类医院。同时,我省将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旅游健康行业的结合,鼓励青岛等地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2020年中医床位达7.53万张 《方案》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发挥中医药在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中的积极作用。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显著增强,全省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院,床位数达到7.53万张,每千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55张;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达到4.1万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达到0.4人;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达到全省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8.08%,中医类医院出院人数达到全省医院出院总人数的16%。 在基层中医药发展上,到2020年,全省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5%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药资源监测和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的县(市、区),100种中药材、200种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显著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20%以上。 到2030年,山东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居民对中医药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建成一支由百名名老中医、千名名中医、万名中医骨干、十万名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结构合理、满足需求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公民中医健康文化素养大幅度提升;实现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生态绿色发展、包容开放发展和人民共享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提高,实现由中医药大省到强省的战略性转变。 每市至少一家三甲中医院 未来几年,山东将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每个设区市至少设立1所市办三级甲等中医类医院,原则上在县级区域设置1所县办中医类医院。支持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鼓励其他医疗机构向中西医结合医院转型。 在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到2030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综合服务区(国医堂、中医馆)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量占同类机构诊疗总量达到30%。到2030年,创建1至2个国家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打造一批省级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 《方案》同时要求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允许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中医药一技之长人员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支持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门诊部、诊所,鼓励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对社会资本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实施备案制管理;保证社会办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鼓励青岛等发展健康旅游 为让传统中医药焕发新的生机,《方案》提出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中医健康服务产品,为居民提供融中医健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高水平、个性化、便捷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 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进行医养结合,鼓励中医医疗机构自建、托管养老机构或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支持二级以上中医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服务。鼓励中医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保健咨询和调理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建设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鼓励社会资本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设立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 促进旅游产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深度融合,鼓励青岛、威海、日照等市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开展全省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的调查、挖掘、整理,加强中药验方收集、保存、研究评价及推广应用,建立我省民间中医药保护名录。 支持中医药机构走向海外 根据《方案》,山东将全面开展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建立全省中药资源数据库。实施野生中药资源保护工程,建立野生药用动植物物种分级保护制度,在泰山、蒙山、昆嵛山、微山湖建立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在徂徕山、沂山、崂山建立野生中药资源培育基地和濒危稀缺中药种植养殖基地,加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繁育研究。 引导中药生产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自建或合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打造沂蒙山区、胶东半岛、鲁西南及南四湖中药材产业带,在中药材主产区实施综合开发利用,建立健全中药产业链,促进中药材产区经济发展支持开展中药材生产保险。
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设立中医药院校开放日,开展“名中医药专家进中小学”活动。支持中医药机构到海外开办中医类医院、连锁诊所和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到境外举办中医药讲座。借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医药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来鲁接受中医药教育和培训,提高山东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