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自身的科研创新实力,也代表了其未来成长可能性,尤其对于医药行业这样需要抢占创新制高点的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截至3月20日,医药行业共有3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6年研发投入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在这37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有12家研发费用总额达到亿元级别。其中恒瑞医药(600276.SH)最高,达到11.84亿元,同比增长32.82%,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创新领头羊。 研发费用在2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的企业有5家,依次是白云山(600332.SH)(3.30亿元)、华润三九(000999.SZ)(2.80亿元)、长春高新(000661.SZ)(2.65亿元)、华东医药(000963.SZ)(2.64亿元)、普洛药业(000739.SZ)(2.01亿元);研发费用在1亿元至2亿元之间的的企业有6家,分别是哈药股份(600664.SH)、华润双鹤(600062.SH)、东阿阿胶(000423.SZ)、华北制药(600812.SH)、新华制药(000756.SZ)、安图生物(603658.SH)。 从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看,有4家药企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10%以上,分别是智飞生物(300122.SZ)(16.96%)、万孚生物(300482.SZ)(11.28%)、恒瑞医药(10.68%)、安图生物(10.60%)。 从投入人力成本的指标来看,恒瑞医药、白云山、上海凯宝(300039.SZ)、长春高新等4家企业研发团队规模达到500人以上,其中恒瑞医药同样遥遥领先,达到2000人以上。在200人至500人规模的有18家企业。 恒瑞医药近年来依靠强大的科研团队和大量的研发投入,已然成为行业公认的仿制药龙头和创新领头羊。公司仿制药产品布局遵循“人有我快、抢仿首仿”,“人无我有、开发高技术壁垒仿制药”的思路,储备品种已经超过100个,2016年至今有6个仿制药获得CDE优先评审。在创新药开发上,基本形成了每年都有创新药申请临床,每2-3年都有创新药上市的发展态势。此前已有两种创新药先后于2011年和2014年获批上市。 2016年恒瑞医药取得创新药临床批件7个、仿制药临床批件36个,仿制药制剂生产批件2个,递交9项产品参比制剂备案材料,完成4个产品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工作。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会成为恒瑞医药药物创新的收获期。 当然,良好的业绩是进行研发投入的前提,像恒瑞医药这样,即使研发投入高达数十亿元,2016年还是实现营收110.94亿元,同时还有25.89亿元的净利润,实现双增长。但创新的心人人都有,虽然业绩下滑,仍有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不遗余力,比如智飞生物。 智飞生物主营领域是疫苗和生物制品,2016年因行业事件对业绩造成了较大影响。当年实现营收4.46亿元,比上年减少37.43%;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减少83.53%。但其仍保持了0.76亿元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高达16.96%,高于2015年近7个百分点,在37家企业中亦是最高。 智飞生物主要进行细菌类疫苗和病毒类疫苗的自主研发,近年来研发投入不断增加。截至2016年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5项,正在申请12项,已实现产业化的疫苗产品6项;在公司21项自主研发的项目中,2016年有两项获批临床试验,企业投入的“心血”可谓同样没有白费。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医药行业作为创新密集型行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往往决定了自身的生命周期。一方面,强大的研发能力对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研发本身是一项具有长周期、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也需要企业良好的业绩来支撑。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