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我是来交钱的”,让人动容。黄式水将14年前拖欠的医药费还上了,用他的话说:“不还,我良心上过意不去。”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打工者,黄式水诚实守信的精神,让人敬佩。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今天,我们也常常说“做人要讲诚信”、 “说到就要做到”。每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家长、学校还是社会,都会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但随着一些不良风气的盛行,“诚信缺失”也引起 公众的普遍焦虑:不法商贩以次充好、电信诈骗作恶累累、农民工屡遭拖欠工资……这些不良现象,除了需要从法律上加以规制外,更应受到道德上的强烈谴责。 诚信缺失的后果不言而喻。从个人角度来看,一个人没有诚信,便会失去周围人的信赖和支持,在社会上必然寸步难行;社会乃至国家失去了诚信, 则会导致社会秩序紊乱,损害社会公平正义。让人忧心的是,有的人竟然开始从价值观层面怀疑诚信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老实人吃亏”一说便是例子。不久前, 在上海大中小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诚信的认同度反而在降低:比如在考试作弊问题上,指标显示大学生对诚信考试的态度远比中、小学 生消极。这些现象说明,重新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及时扭转走偏的价值观念,不能再等了。 一方面,需要从制度层面求解。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失信者被限制乘飞机高铁、出境,如 今不少“老赖”已经尝到了寸步难行的滋味。在这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快速度,不仅要让失信者付出代价,更要让守信者获得适当激励。老实人不仅不该吃亏,更要 获得尊重和优待。另一方面,则要通过道德教化,唤起更多人内心向善的力量。黄式水“还钱记”,无疑就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案例。把诚信教育进一步融入到学校教 育和家庭教育中去,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才能让诚实守信回归为一种自觉和自律。(张涨)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