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中医药产业迎“政策+刚需”双利好
中医药产业迎“政策+刚需”双利好
来源:-    浏览:3416   更新时间:2016年06月2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价值被进一步挖掘,国内外越来越重视中医药产业。日前,在海南博鳌举办的“2016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上,中医药产业发展引发 业内专家和与会嘉宾热议。他们表示,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中医药产业迎来“刚需+政策”双重利好,中医药产业发展优势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或将迎来“黄金十年”。同时,由于创新能力不足、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10万亿产值可期

  中医药产业“黄金十年”到来

  6月18日,在“‘健康中国’投资盛宴”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中医药覆盖第一、二、三产业,中医药健康服务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 需求,丰富的技术和产品应用也带动了相关制造业发展,年产值超过万亿元。以中草药为例,数据显示,2014年底,中草药行业的产值达到1642亿元。根据 中研普华的数据,2014年我国对中草药的需求量为290万吨,到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670万吨。

  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介绍,新形势下,发展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将提升国家在医药、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及安全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而这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核心宗旨。

  据了解,国务院此前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 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环球医药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殷允录表示,从国际市场来看,近些年随着中医药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兴起,中医药成为很多国家的新 的经济增长点。丝路沿线国家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十分注重传统医学的保健功能,将其融入旅游、餐饮等行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顾客,已具有一定规模。6月 2日,"中医药ISO"发布6项国际标准,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中医药国际化、标准化进程加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表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并与8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协议。据世界卫生组织 统计,中医已先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新加坡、越南、泰国、阿联酋和南非等29个国家和地区以国家或地方政府立法的形式得到承认,18个国家和地 区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

  国际市场“走红”的同时,中医药产业在国内也越来越吸引国际游客关注。三亚市中医院院长陈小勇介绍,该院2002年开始接待俄罗斯、瑞典、挪威等国家 的游客,并开展国外疗养包机服务。截至2015年底,三亚市中医院为包括多位外国政要在内的4万余位外宾提供高端定制健康服务,受到他们的高度赞赏。据统 计,2014年三亚市共接待约9万名俄罗斯游客,外国游客的消费总额约为2.76亿美元,其中中医保健理疗消费近1亿美元。

  殷允录说,秉持国际化视野考虑全球及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增长态势、发展特征、相关政策情况,中医药乃至大健康行业202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10万亿,行业“黄金十年”已经到来。

  创新能力不足

  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与会嘉宾表示,虽然整体上我国中医药行业发展较快,也受到政策扶持,然而,由于长期缺乏产业引导和资本进入,且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医药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作为政协委员代表医药卫生界发言时指出,随着中医药进一步“走出去”,其蕴藏价值进一步被挖掘,国际社 会越来越重视中医药。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利用资金、人力和技术优势抢占中医药科研高地。多个发达国家和大型药企正抢先发掘中药新药资源、抢注中医药 国际专利、抢占市场先机,对我国中医药发展形成了超越和洼地倒逼效应,整体形势逼人。

  殷允录表示,从国内来看,当前我国中医药行业在发展过程存在着生产经营粗放无序,重金属、农残问题突出;缺乏投资热点、难以吸引资本进入;研发投入不 足、科技水平落后;缺乏标准和规范、品质良莠不齐;市场销售体系落后、信息化水平偏低;缺少第三方监控,未建立产品溯源体系等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问题核心在于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主体单一,动力不足。王国强介绍,我国中医药科研主要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大中型企业设置科研机构 的比重仅为50%左右,创新平台分散,缺乏协调。目前还没有一个中医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已有的中药或天然药物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也不足,分布 不均衡,协同机制不畅通,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成果转化率低。

  全国工商联也在今年两会期间指出,一方面,作为医药健康产业链前端的中药材资源尽管十分丰富,但由于多年的过度开发,很多重要的中药材资源已经出现紧 缺、流失、退化甚至濒危灭绝的现象,许多优良品种的资源正逐步退化、减少,药品的质量也大不如从前,后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医药健康产业是 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特别是随着医药质量标准、规范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企业的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医药健康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已成为我 国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专家开“药方”

  信息技术或成最强突破口

  与会嘉宾表示,中医药所蕴含的原创思维是中华民族科学传统中非常宝贵的部分,把中医药的原创优势发挥好,能够对当代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做出重大贡 献,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引领发展的突破口。博鳌论坛嘉宾及上述专家建议,当前亟须依靠科技创新助推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并在国际上抢先占领科研高地,先发 夺人。

  首先应利用“互联网+”,为中医药发展打造新引擎,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实时性,建立中医药全产业链数字化、标准化体系。殷允录表示,在中医药产业迎来 “刚需+政策”的双重利好之际,互联网、金融资本与中医药的广泛融合,不仅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中医药需求,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也将为中医药 发展赋予新的活力,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其次,是改革中医药科技管理体制,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与会嘉宾呼吁,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门联席会议框架下,建立中医药科技会商协调 制度,加快中医药科研管理专业机构建设。创新中医药科研评价方法,完善评价标准,体现同行评议。同时,建设国家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组建国家实验室,推进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建设一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中心和基地,深化国家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形成开放、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围绕人类重大健康问 题凝练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大项目,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前沿性重大科技成果,并转化为产品、技术和服务。

  殷允录表示,从产业结构来说,要促使中医药原始创新研究与中医药产业、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密切结合,研发当前市场大力需求的健康服务产品,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原始创新研究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再次,需要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专家建议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手段,落实好税收减免、资金补贴、信贷担保等优惠措施,构筑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高 地。同时,把握当前国际产业东移的契机,争取国外知名医药健康企业的投资或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高技术、高档次医药健康产业的发 展。

  最后,应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参加论坛的业内人士认为,优化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完善中医药科研人才岗位管理,才能推动人才流动。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