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需要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和企业协同配合、共同推动。省中医药研究院针对“经典药方”以及浙味中草药的特性,深入研发,并联手众多企业持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走出了一条中医药产业化的新路,发挥了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省中医药研究院联手企业开发出20余种国家新药 催生中药“七十二变”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在“品”“尝”间,中药发轫。近年来,在省中医药研究院和企业联合开发下,众多来自深山老林、江海湖泊的花草、虫鱼等中药材,最终转化为独特疗效的药品和保健食品。 蚕粪变宝 治疗贫血和溃疡 从黑乎乎的蚕砂中提取的物质,将可以用来治疗贫血、消化性溃疡。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天方夜谭,不过,在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用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的研究者看来,小小的一粒蚕砂,却拥有无限可能。 蚕砂是蚕宝宝的排泄物,《本草纲目》记载:“蚕砂,治头风、风赤眼,其功亦在去风收湿也。” 我省拥有丰富的蚕砂资源,如何将这些被蚕农丢掉的“宝贝”充分利用起来,精确找出其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开发出药品? 任何一次突破都离不开漫长辛勤的努力。从上世纪末开始,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用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着手这一科研难题,经过无数次实验后,老主任魏克民和研 究人员发现了蚕砂中蕴藏的神秘物质——铁叶绿酸钠!它可以影响血红蛋白的结构,对缺铁性贫血有治疗作用。当确定这一发现时,简陋的实验室充满了欢呼和掌 声。 依托国内首创的提取工艺,与企业合作攻关近10年后,新型中药生血宁片面世,相关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生血宁片投产后,近几年销售额均在5亿元以上,为广大贫血患者带来福音。 生血宁片和铁叶绿酸钠的研制成功也为我国蚕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拓展了思路。随后,省中医药研究院又相继开发了红乐胶囊、绿威胶囊,对缺铁性贫血、消化性溃疡等均起到了较好的治疗作用。 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用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浦锦宝说,目前铁叶绿酸钠的相关药用价值在临床上正从血液科扩展到消化科,未来有可能向妇产科、肾病科等延伸。 虾壳回收 用于美容和止血 爱美女性的福利来了,一款与众不同的祛斑美容面膜上市了。面膜里蕴藏的物质来自哪里,你绝对想不到——来自虾壳、蟹壳。撕开这样一张面膜,透明的营养液滋润在面颊上,一股清凉的感觉沁入肌肤。15分钟后撕下,皮肤感觉就像喝饱了水一样,体验效果不错。 省中医药研究院基础研究所副所长朱婉萍告诉记者,《本草纲目》记载:“用生虾、黄丹捣和,敷贴患处,可治血风臁疮。”省中医药研究院海洋药物研究实验室经过无数次探索,最终从虾壳、蟹壳里提取出特殊物质——壳聚糖,并证明了它的抗菌、抗肿瘤、降血脂等药理作用。 携手浙江金壳药业有限公司,省中医药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又成功研发出壳聚糖定向降解技术,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金壳药业已建起全国首家药用甲壳素GMP生产基地,系列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连续5年超亿元。 目前,根据医药企业和医院的需求,省中医药研究院正在研发多种“壳聚糖+”产品,并取得了明显进展,如“壳聚糖+”止血粉目前正在申报医疗器械类产品,“壳聚糖+”人工泪液正进入最后技术攻关阶段,而通过壳聚糖研制成功的面膜、手工皂等已广泛进入百姓家庭。 科技转化 大量催生新药品“以前我们科技成果转化多来自于‘实验室—车间’的模式,而现在,与企业加深联系后,很多研究都是根据其企业需要订制,目前‘车间—实验室—终试平台—车间’已逐渐成为我们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省立同德医院院长柴可群说。 铁皮石斛被誉为“九大仙草”之首,在保健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省中医药研究院基础研究所副所长吴人照研究员团队,10多年来不断为浙江药企天皇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就是为了确认铁皮枫斗颗粒到底具有怎样的药效。 通过回顾性研究和临床研究,研发团队证明了铁皮枫斗颗粒对气阴两虚均具有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并进一步证明了铁皮枫斗颗粒具有改善慢性(萎缩性)胃 炎症状和逆转萎缩的疗效,同时,明确了铁皮石斛多糖为铁皮石斛治疗高血压中的主要有效成分。2009年,铁皮枫斗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获得重大科 技专项重点社会发展项目立项,研发团队获得了与本项目相关的4项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13年获得了国家食药监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目前,该项目已进入 三期临床,试验完成后该药品的新应用可谓地广天阔。
针对浙味中草药的属性,省中医药研究院通过培育开发与应用全链条技术支撑,确立药材标准,将浙味中草药发扬光大。目前,该院已掌握了三 叶青人工快速繁殖和规范化田间栽培技术,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完成了红豆杉抗肿瘤系列试验及安全性研究,建立了浙江省南方红豆杉地方药材标准,为红豆 杉全面临床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从桑黄中分离、鉴定了20多种成分,为桑黄栽培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同时开展桑黄药性研究,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省中医药研究院已成功研发胃复春、黄芪生脉饮、清胃黄连片等20余种国家新药,获国家专利36项。建有国家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两个,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4个。仅“十二五”期间开展横向课题和技术服务就达400余项。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柴可群说,“中医药将越来越凸显出价值和作用。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科研创新作用,加快成果转化,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和健康产业的发展。”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