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因为推高药品价格并误导患者 美国想要封杀医药广告
因为推高药品价格并误导患者 美国想要封杀医药广告
来源:-    浏览:4597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23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在美国,你会在电视上、广播里、报刊杂志角落以及网络上频繁看到医药广告,而且一大部分是处方药。自从食品药物管理局在1997年开放药品直销广告以来,美国和新西兰就成为了全球仅有的两个药品直销广告合法的国家。

不过最近事情正在发生变化:美国医疗协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1月17日向联邦政府呼吁,应该尽快取缔这种药品直销广告,因为这种广告会诱导患者选择不必要的知名药物,而不是更便宜的普通药,从而刺激了药物价格的飙升。

美国医疗协会的这一态度倒与之前大不相同,在过去他们认为药物广告只要被严格监管,就没什么问题。

这次态度的强烈转变,源于美国药物价格的暴涨。随着制药公司之间的不断兼并和收购,以及开发新药物的成本以指数规模上升,无论是名牌药还是普通药,价格都是涨涨涨。在一些情况下,药物公司甚至被指联合非法打压市场竞争。

根据梅约医学中心(Mayo Clinic)的说法,一种抗癌药物的价格在2000年到2012年间,价格从每年1万美元涨到了每年10万多美元。

美国的政治家和立法者们最近成立了工作小组寻求遏制药物价格过快上涨的方法,总统候选人们也在竞选演讲中抨击了制药商。

美国医疗协会认为,数十亿的药品广告预算会让这一问题变得更糟糕,因为这些成本最终都会由消费者来买单。根据数据研究公司Kantar Media的数据,制药商在2014年花费了45亿美元来做广告,这一数字比上一年提高了18%。

不少观点分析认为,许多制药公司在广告上花的钱比研发药物还多。医生们抱怨称泛滥的药品广告会让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只认宣传,而药物公司则认为广告给了患者更多的知情权和发言权。

不过事情不只是名牌效应那么简单,乔治城大学的Adriane Fugh-Berman博士认为,营销行为会催生“疾病品牌推广”,也就是说,商家会把一些常见问题包装成复杂的名字。比如把阳痿重塑成“勃起功能障碍” 来促进伟哥的销量,或者把胃灼热称为“胃食管反流病”来推广胃药Nexium和Prilosec。

更严重的是,2013年《内科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报告指出,60%的广告“遗漏了重要信息,夸大了一些信息,提供建议,并和生活方式进行无意义地关联。”

但美国医疗协会禁止医药广告的要求很可能会遭遇一系列艰难的诉讼,因为最高法院的很多判例已经确认医药广告是一种言论自由。而受到关联的不只是制药公司,数十亿的药品广告市场也是电视、印刷、网络媒体的重要收入来源。

媒体Vox就已经抗议,并声称其实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只是庞大营销预算的一部分,绝大多数的营销实际上针对的是医生。推销的形式是医药代表和医生之间面对面的宣传,同时请医生吃饭,或者送他们礼物。

Vox透露称,2012年,制药公司一共花费了270亿美元做营销推广,240亿美元用于医生,30亿美元用于面向消费者的广告。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