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梧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 名医名科发挥引领作用
梧州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 名医名科发挥引领作用
来源:-    浏览:688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1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一座城市的传统,涵养于城市的文化血脉中,又外化于市民的生活习惯。中医药文化在梧州的影响便是如此——它既是支柱产业之一,又是医疗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深深地渗透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正是因为有着如此深厚的基础,梧州市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以开展“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为契机,大力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上规模,推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与科研水平提高,扩展和做强中医药产业,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中医药发展融在主流中

  “立冬”前后,我市天气反复,有不少患发烧、感冒的市民到市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就诊,他们对中医药“简、便、廉、验”甚是称赞。

  “看中医不但便宜效果好,而且报销比例也高。”11月9日,在市中医医院,来自倒水镇的农民黄木化看病后感慨地说。为引导参合农民选择应用中医药服务,我市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将中医药服务全部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报销,中医药的新农合补偿报销比例比西医提高5个百分点。

   中医药报销比例提高是我市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之一。“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目标,着力打造“医 药梧州”、“医疗梧州”,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使中医药更好地为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政府把发展中医药写进了《政府工作报 告》,使之成为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市政府年度工作目标之一,并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中医药创先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 定》等一系列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专门的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中医药发展相关工作。各县(市、区)和各级相关部门也参照市政府的做法, 制定措施、落实人员和经费,全市上下形成合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名医名科发挥引领作用

  说起蛇伤专科,梧州人不由得自豪。广西的蛇伤救治中心就设在梧州,梧州的中医机构蛇伤防治、蛇伤危重症抢救的水平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是全国唯一能救治我国常见十大毒蛇咬伤的医疗机构。

   除了蛇伤救治,近年我市建立了设备完善、运行顺畅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以市中医医院为龙头,其他中医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中心,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为基础的中医药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中医临床科室,形成了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社区卫生服务站 和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作为全市中医药的龙头,市中医医院获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60种以上,拥有国家级 (急诊科重点专科)、自治区级(骨伤科和肿瘤科)、市级(骨伤科和脾胃病)重点专科5个,同时也是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和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国家“中医 治未病”项目建设单位。

  除苍梧县,各县(市、区)均建立了中医医院,而且大部分为二级甲等医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所乡镇卫生 院进行中医药示范单位建设;800多个村卫生所(室)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包,开展针灸、艾炙等服务,实现全市基本中医药医疗服务 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全覆盖。

  余培南、罗世东等著名中医专家除了妙手回春救治病人,还加入了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 作和基层中医民族医师承人员培训项目,培养了一批诊疗能力较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年轻中医民族医人才。我市还充分利用各级中医机构的优势,通过“万名医 师进千村”活动和“中医名医名家走基层”行动,请名中医、名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定期坐诊,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使居民在家门口就 能享受到中医名医名家诊疗服务,也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将精湛的中医技术传授给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

  中药产业树起响亮品牌

   中华跌打丸、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妇炎净胶囊等是我市中药产业的拳头产品,闻名区内外。上世纪以来,我市多家中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各制药企业成功研 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并形成以中华跌打丸为重点的“中华”品牌、以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为重点的“中恒”品牌、以妇炎净胶囊为重点的“健牌” 品牌等知名品牌。13个中药产品获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9个中药产品为全国独家生产品种。药企企业的发展还促进工业反哺农业,我市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 截至2014年末,全市共有中草药种植面积35万亩,不但为药企更好地发展打好基础,还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2015年,市政府召开“国际健康养生产业资源合作与投资促进”大会,签订了中草药应用观光休闲养生养老、中草药基地建设等项目,将我市中医产业向养生养老、旅游、农业、林业等方向延伸。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