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正在成为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聚焦的一块福地。”10月25日,首届西部中医药论坛暨中药资源与大健康产业峰会在贵阳开幕。当天,在峰会的中药资源与大健康产业院士论坛、中药资源与大健康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论坛、药植创新体系建设所长圆桌论坛三个论坛上,嘉宾们畅所欲言。 在中药资源与大健康产业院士论坛中,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张伯礼院士说,初步估计,中药大健康产业达万亿元规模,中药现代化已被广泛运用,为了促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中医药界专家、学者要将中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陈凯先也提出,发展大健康产业,既要弘扬传统医学优势,又要抓住信息革命机遇,利用兴起的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和理念,打造移动中医健康管理平台,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理念。 “天时、地利、人和,为贵州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带来了得 天独厚的优势。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扎实的产业基础,贵州正在成为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聚焦的一块福地。”在中药资源与大健康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天 士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说,贵州应为中药产业发展做出精准规划,与科研机构、企业一起培育地道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展中药深加工,促进贸易,推动中药 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陈士林认为,贵阳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健康产业链,可以利用大数据、还有众筹方式进行支持,资源上相互整合、制定系统的战略规划,打造出一个可循环的大健康产业链。 在药植创新体系建设所长圆桌论坛上,贵阳药用植 物园主任朱虹说,贵州中药资源丰富,医药大健康产业是贵州发展的重要产业。但作为西部的省份,贵州在大健康产业发展方面,目前还缺乏人才,特别是科研领军 人物,希望能通过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加强合作,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发展水平。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