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我国钩端螺旋体病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掌握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宿主动物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带菌情况,为钩体病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近日印发《全国钩端螺旋体病监测方案(试行)》,对钩端螺旋体病进行全国监测。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为钩体病,是一种全球分布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大部分省区的 气候条件适合钩体生长、繁殖,动物宿主的种类繁多,加之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存在着钩体病暴发或大流行的潜在危险,是受钩体病危害极其严重的国家。从1958年以来,全国已经累计报告钩体病人250多万人,病死率较高。全国发病率高达10/10万以上的特大流行有10次,其中9次发生在洪涝灾害之年。钩体病按流行形式一般分为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南方以稻田型和雨水型为主,北方以洪水型和雨水型为主。钩体病主要以农村青壮年发病为主,集中在农忙季节,对疫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钩体病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起病急,短期内体温可达39℃左右,常为弛张热,可伴有畏寒等症状)、肌痛(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乏力(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眼结膜充血(轻者主要在眼球结膜、外眦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围外的全球结膜血管扩张呈网状,无分泌物,不痛,不畏光)、腓肠肌压痛(双侧腓肠肌压痛,重者拒按)、淋巴结肿大(主要为表浅淋巴结及股淋巴结,一般为1~2cm,质偏软,有压痛,无化脓)。 方案提出开展全国疫情监测、暴发疫情调查与监测和哨点监测。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