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备孕期切勿走入饮食误区
备孕期切勿走入饮食误区
来源:-    浏览:626   更新时间:2014年05月1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每位女性都希望自己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而备孕是女性准备成为妈妈之前的重要工作,尤其是饮食和营养摄入方面。是保持日常饮食还是积极进补?专家表示,备孕期并不建议盲目进补,建议饮食均衡保证身体的健康,只有这样才是孕育健康聪明宝宝的大前提。尤其是在夏季炎热的时期要注意饮食卫生,切勿走入饮食误区。
 
  误区一:
 
  进补为怀孕“打好底子”
 
  备孕期不少女性开始进补,甚至是大吃特吃,把滋补的菜肴或者老火汤等当做家常便饭。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补过头”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医院妇产科主任郭会平表示,备孕期间并不建议盲目进补。如果补过头了导致营养过剩容易引起肥胖,而肥胖会影响排卵,对正常怀孕反而造成障碍,也会为生产带来负担,因此孕前的营养准备并不是摄入越多越好。
 
  郭会平表示,备孕期的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尤其是一些较瘦的女性,也需要一定的脂肪储备,尽量不挑食,改变营养不良的状况。除了保证每顿有主食之外,也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肉类、蛋类、奶类也是身体需要的。值得一提的,尽量别偏信吃某些食物能够有助于怀孕等说法,只要保持均衡饮食才能给自己一个好的体质基础。
 
  误区二:
 
  从食物中摄取叶酸就足够了
 
  孕前孕后都要补充叶酸,也许许多女性都听说过。但为什么呢?郭会平解释,叶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也叫做维生素B9,是水溶性维生素。如果有计划怀孕,建议先吃三个月叶酸,这是为了提高女性体内叶酸水平,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所谓的“神经管畸形”指的是包括无脑畸形和脊柱裂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畸形。
 
  一般来说,凡是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都含叶酸,理论上对膳食均衡的女性来说,日常饮食能摄入一定的叶酸,不需要额外补充。但在我们的饮食中,一些食物和烹饪方式等会破坏食物里的叶酸或者影响叶酸的吸收,导致即使吃下叶酸含量丰富的食物,也未必能保证摄取足够的叶酸。建议孕前三个月和孕后头三个月要每天额外补充叶酸0.4毫克。
 
  误区三:
 
  备孕期饮食跟平时一样
 
  有的女性在备孕期积极进补,而有的女性则保持日常饮食习惯。其实,备孕期的饮食有些方面还是需要注意的。例如饮食要尽量清淡,少吃煎炸、辛辣的食物,以免造成刺激影响内分泌。咖啡、酒精饮料等饮料也应该注意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夏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尽管夏天丰富的食物对营养有利,但是天气炎热也容易造成食物变质,加上大量冷饮和偏凉的饮食,容易使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出现腹泻、呕吐,甚至发热等问题。郭会平强调,处于备孕期间,也有可能已经处于早孕期,饮食不节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很可能对这个还被没发现的“宝贝”产生不良影响。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