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虎网保健品网 > 保健品资讯信息 > 解热镇痛药出口市场仍然看好
解热镇痛药出口市场仍然看好
来源:-    浏览:12426   更新时间:2014年02月2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生意社2月17日讯 多年来,我国西药原料药出口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成为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但是自2013年以来,由于国家对原料药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欧美地区对中国医药产品进口监管的日趋严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医药原料药出口贸易遭遇了较大困难,一度还出现负增长。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9月,我国医药原料药出口金额为178.29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出口单价下跌势头较为明显,同比减少了4.32%。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出口数量则有小幅增长,同比增长率为7.39%。
 
  解热镇痛药一直是我国医药原料药出口的大宗产品之一,年出口量约占当年产量的70%~80%。目前我国解热镇痛药年出口量已达9万余吨,年出口金额4亿余美元,出口到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以来,在我国医药原料药出口贸易整体环境欠佳的背景下,解热镇痛药出口也受到一定影响,一些品种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出现了负增长,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解热镇痛药出口贸易走势尚可。
 
  出口稳中缓升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9月,我国解热镇痛药中阿司匹林、布洛芬、水杨酸及水杨酸钠等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安乃近基本持平略有下降;扑热息痛有小幅下降。
 
  2013年1~9月,我国阿司匹林的出口量为5909吨,同比上年的5835吨增加了74吨,涨幅为1.27%;出口金额为1968万美元,同比上年的1953万美元增加了15万美元,涨幅为0.77%;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公斤3.33美元,同比上年的每公斤3.35美元基本持平。
 
  同期,布洛芬的出口量为5576吨,同比上年的4709吨增加了867吨,涨幅为18.4%;出口金额为5994万美元,同比上年的4981万美元增加了1013万美元,涨幅为20.3%;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公斤10.75美元,同比上年的每公斤10.58美元有小幅上涨,涨幅为1.61%。水杨酸和水杨酸钠的出口量为12215吨,同比上年的10768吨增加了1447吨,涨幅为13.4%;出口金额为2613万美元,同比上年的2432万美元增加了181万美元,涨幅为7.44%;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公斤2.14美元,同比上年的每公斤2.29美元有所下降,降幅为7%。
 
  相比之下,我国扑热息痛出口量为38103吨,同比上年的39916吨减少了1813吨,下降幅度为4.54%;出口金额为15342万美元,同比上年的15358万美元略减少了16万美元,减幅为0.1%;但是扑热息痛的出口单价却有一定的上升,2013年1~9月,我国扑热息痛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公斤4.03美元,同比上年的每公斤3.85美元上涨了0.18美元,涨幅为4.74%。
 
  同样,安乃近出口量呈下降趋势。据中国行业报告网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1~8月,我国累计出口安乃近共计4667吨,同比下降1.51%;累计出口额为4333万美元,同比下降3.14%;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公斤9.28美元,同比上年下降1.28%。
 
  市场仍然看好
 
  展望今后市场,我国解热镇痛药出口形势依然看好。虽然全球市场消费疲软、需求增长乏力的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解热镇痛药作为疗效确切,临床必需、价格低廉、面向大众的最基本最普通的药物,目前其在全球医药市场上的应用面十分广泛,应用量非常庞大,其刚性需求仍将十分坚挺。
 
  面对未来,全球人口仍将逐渐增长,世界经济还在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具有几十亿人口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中,解热镇痛药的市场需求还会稳步上升,相信今后国际市场对中国解热镇痛药的需求将是长期和稳定的。
 
  近年来,由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运作,我国出口到东盟的解热镇痛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未来这一势头还将继续。

 

结构调整需加速
 
  由于产能过剩,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原因,作为我国医药原料药出口大宗产品的解热镇痛药,近年的出口价格一直萎靡不振,再加上各种解热镇痛药基本生产要素的价格逐年上升,成本压力不断加大,环保治理要求越来越高,人民币升值步伐不停,外部需求增长乏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我国解热镇痛药生产和出口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因此,产业急需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且转型升级的步伐还需加快。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解热镇痛药的生产基本上属于饱和及过饱和状态,为此,今后行业要进一步加大市场整合力度,淘汰落后产能,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让一只产品集中到1~2家企业中,更大地发挥规模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技术水平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为此,我国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达到技术最优、能耗最低、质量最好、成本最低、污染最少,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由于我国大部分解热镇痛药生产企业是向中间商供货,与国际市场终端客户没有直接接触,在价格和利润上往往受到制约。今后,企业应考虑逐步在全球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和机构,尽管这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目前能力还有欠缺,但从长远利益来看,这是企业走向世界的一条途径。
 
  现在我国已有一些企业的解热镇痛药产品通过美国FDA和欧洲COS认证,产品进入国际高端原料药市场,未来企业的国际认证步伐还要全面提速。近年来,国内一些扑热息痛生产企业已陆续引入了DC级扑热息痛生产线,提高了产品档次,如2013年5月,山东安丘鲁安药业投资2亿元新建了年产9000吨DC级扑热息痛生产线,今后企业还应进一步向上下游高端产业链发展。此外,还要开发解热镇痛药制剂产品,创出自己的品牌,打入国际医疗市场,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
 
  解热镇痛药产业优势
 
  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原料药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中国解热镇痛药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自身优势,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我国生产企业的工艺路线较为成熟,原料基本上能自行配套,产品质量优良,人力成本较低,价格相对低廉。
 
  尤其是经过多年的市场优化整合,生产能力正加速向优势企业集中,现在我国解热镇痛药生产企业的产能都较大,内部管理严格,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一些产品已经开始影响到国际市场的价格走势,初步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纵观我国解热镇痛药产业优势,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产量高20世纪末,我国解热镇痛药年产量为6万吨,目前已达12余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多,生产能力更是高达15万余吨。
 
  其中,扑热息痛年产量为6万多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阿司匹林年产量约1万多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近年来,我国解热镇痛药的产量每年均以较大比例增长。
 
  规模大我国主要的解热镇痛药生产企业共10余家,单品种的生产规模均很大,如扑热息痛的生产规模已达7万余吨,四大企业生产规模均在5000吨以上,最高的为1.5万吨。阿司匹林的生产规模已有2万吨,三大主要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均在4000吨以上,最高的为8000吨。安乃近的生产规模已有2万吨,三大主要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均在4000吨以上,最高的为1.2万吨。布洛芬的生产规模已有1万吨,二大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已达3000吨以上,最高的为5000吨。
 
  品种全目前,我国解热镇痛药生产厂家共有百余家,生产品种有30余只,解热镇痛药类中的绝大部分品种我国均能生产。
 
  出口多解热镇痛药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品,有几十年的出口历史,出口到全世界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到整个产量的60%~70%,目前年出口量已达9万余吨,占世界贸易量的70%左右,出口品种达到10余种,我国已成为国际市场上解热镇痛药的主要供应国。
 
  价格低由于我国生产的解热镇痛药吨位较大、工艺较成熟、原料自行配套、人力成本较低,因而售价也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现有不少产品已能影响国际市场的价格走势。

 

网站声明: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保健品-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关于虎网|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虎网医药网 ·虎网保健品网 ·虎网医药人才网 ·虎网知识产权网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号:(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4)第0053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603228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