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2月20日讯 2013年,国际医药市场仍处于缓慢恢复过程中。一方面,欧美等主要国际市场增长乏力,需求不旺,价格竞争更趋激烈;另一方面,新兴医药市场增速放缓,货币贬值严重,购买力明显下降。中国作为医药生产和出口大国,传统优势产品市场遇阻,产业结构继续艰难调整。得益于世界第三大医药消费市场的进口拉动,2013年中国医药外贸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但出口增速继续回落,整体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容小觑。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国医药进出口总额896.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27%.中药、西药和医疗器械三大类商品进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5.06%、6.8%和14.13%,虽然均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但分化明显。
出口: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2013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总额511.8亿美元,同比增长6.84%,比2012年出口平均增幅低0.75个百分点。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06%,比2012年下降4.29个百分点。增幅和比重的降低,反映中国医药产品出口发展形势严峻,中国医药产品出口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总体量平价升
大类分化明显
2013年,医药产品出口数量增长1.1%,呈现平稳态势。受成本上升的影响,出口均价增长了5.68%,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的局面,但增幅继续萎缩,后继乏力。
三大类出口产品中,中药类产品表现抢眼,量价齐升,价格增幅较大,这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中药材及饮片价格的大幅上升。
西药类和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呈现量价背离状况。其中西药类产品出口数量虽增长7.12%,但出口均价迫于竞争压力,同比下降3.65%,出口额增幅仅有3.21%,拖累了中国医药产品出口整体增幅。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占比82%以上的西药原料出口在内耗外压的双重打击下,价格明显下滑。这既反映了中国原料药的传统价格优势正逐渐丧失,又反映出原料药比重过大的不合理产业结构,有可能拖累中国医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时不我待。医疗器械类商品出口发展比较平稳,虽然出口数量微降0.49%,但出口均价上涨10.47%,最终取得10%的出口额增幅。
主流市场稳中有升
新兴市场增幅领先
2013年,医药产品出口到221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我国医药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额比重高达86%.我国对三大市场出口额均有所增长,对亚洲增幅最大,为9.22%,对北美洲和欧洲增幅分别为6.61%和4%,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出口主流市场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明显增长乏力。从三大市场具体情况看,亚洲市场表现平稳,数量微降,价格因成本上升有所上升。北美洲市场量价大幅波动,数量下降超过10%,价格上涨超过20%,显示我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
欧洲市场则相反,出口量增长6%,但价格下跌近2%,反映了欧洲市场需求虽未减少,但价格竞争更加激烈。
相比较而言,部分新兴市场的增幅更为乐观。如我国对非洲出口额增长11%,显示了活力。但由于非洲市场目前规模较小,其对中国医药整体出口影响较小。
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放缓和货币贬值影响了我国对这些地区的医药出口,如我国对中东、拉丁美洲的出口增幅均只有5%左右。
我国医药产品主要出口发达国家的格局没有改变,出口额前10大目的地依次是美国、印度、日本、德国、中国香港、韩国、荷兰、英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前10大目的地比重高达57.15%.出口目的国排序和出口比重与去年大体相当,可见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市场仍然比较集中、稳定。除对日本和澳大利亚出口有3%的下跌外,我国对其他8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发达国家的医药市场受到了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增幅普遍较小。出口额增幅较大的有中国香港地区,增长27.85%,对巴西和印度的出口额增幅也达到11%左右。
大类产品有苦有乐
龙头品种总体向好
2013年,医药产品出口各类别差异明显,苦乐不均。
中药类产品量价齐升,出口额增长近26%,表现领先行业。尤其是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稳定,出口价格上涨40%,出口额增幅高达41%.提取物虽然出口价格有所下降,但数量增幅高达31%%,出口额增长也超过21%.西药类产品表现不佳,西药原料、西成药和生化药均价均有所下降,虽然数量有所增长,但出口额增长普遍较小。尤其是我国传统优势产品西药原料药,在国内产能过剩和印度等对手货币贬值双重挤压下,成本上升,出口价下跌,拖累了中国医药产品的整体出口增幅。西药制剂和生化药增长也因价格因素有所减缓,所幸出口规模都有一定的增长,市场份额保持了上升趋势。
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发展平稳,均价上涨超过10%.其中,口腔设备与材料出口额增长超过22%,一次性耗材出口额增长也超过12%,发展势头良好。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虽然出口数量下降11%,但出口均价上涨了23%,反映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产品结构正逐渐优化。
大宗龙头品种出口形势总体尚好,出口额排名前10位品种中,70%的品种出口额实现增长,且40%的品种增幅在13%以上,其他矫正视力、保护眼睛或其他用途的眼镜、挡风镜及类似品出口额增长额18.86%排名第一;按摩器具出口额增长也接近18%.出口额下降最大的品种是其他仅含氧杂原子的杂环化合物,降近17%,原料药出口形势严峻可见一斑。
民营企业江山半壁
三资企业能力更强
2013年,具有出口实绩的医药企业共有29299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75.56%,三资企业占比17.86%,国有企业占比6.25%.民营企业人多势众,完成了63.56%的出口量和49.42%的出口额,占据出口的半壁江山。三资企业数量上不占优势,但由于他们中许多企业都是知名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设立的,产品档次高,附加值大,出口能力强于其他企业,单个企业出口额是民营企业的三倍有余,完成了28.51%的出口量和36.89%的出口额,贡献率几近四成。三类企业中,民营企业量价齐升,出口额增幅超过11%;三资企业量跌价增,出口额增长6%;国有企业则量价齐跌,出口额下降5%.
东部增速放缓
西部增长提速
东部沿海地区历来是我国医药产品主产区和医药外贸的主力军,2013年,东部地区主要医药大省出口额增幅普遍低于10%,仅广东省医药出口额增幅超过10%,山东省接近9%.出口额排名第一的江苏省增幅只有1.7%,增长明显乏力。而新疆、山西、贵州医药出口额增幅却超过50%,活力明显提高。东部省份增长乏力既有市场、产业转移等因素,出口基数较大也增加了大幅增长的难度。西部省份增幅较大,有产业转移的原因,基数较小也容易扩大增幅。就产业发展而言,东强西弱的格局依旧。
进口:权重进一步加大
2013年,中国医药产品进口总额385.13亿美元,同比增长15.17%,高于出口增幅8.33个百分点,在中国医药外贸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对中国医药外贸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
总体大幅增长
普遍量价背离
2013年,中国中药、西药和医疗器械三大类商品进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药类、医疗器械类商品进口额涨幅均超过20%,西药类商品进口增幅也接近12%,三大类商品进口比重与我国出口医药产品比重大体相当,西药类产品进口依然一支独大,占比近60%.三大类商品均呈现量价严重背离现象。其中,中药类、医疗器械类商品是进口数量大幅增长,进口均价明显下降,显示了国内医药市场对这两大类商品的需求明显增长。西药类商品则相反,进口数量下降7%,进口均价上涨20%,反映进口西药产品的档次在提升,我国自有产品的替代能力在不断加强。
欧美市场主阵地
拉美东盟发展快
欧洲、北美洲是我国医药产品进口主要来源地,比重高达73.43%.2013年,我国欧、美进口医药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口额同比分别为17.18%和15.89%,反映欧美市场的产品优势依然稳固,我国对两个主要市场的产品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我国从东盟和拉丁美洲的医药商品进口额增幅分别达到31%和25%,反映这些市场的供应能力逐渐增强,我国医药商品进口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
我国医药产品进口来源国排名前10的是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法国、意大利、英国、爱尔兰、瑞典和韩国,前10国进口额占比高达74.24%,反映我国医药产品进口来源地集中度较高,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格局保持稳定。其中,从德国、瑞士、意大利3国的进口额增幅在25%左右,增幅超过10%的来源国达到6个,反映主流进口来源国发展稳定。
高端品种需求仍高
中西原料泾渭分明
进口医药商品中,西成药和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进口额各占28%左右,双双位居我国进口医药产品前列,并有10%左右的不俗增幅。这反映我国在西成药和高端医疗设备方面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依赖,国内需求也在持续较快增长。而中药、西药原料进口则势如冰火,中药材及饮片进口数量和金额增长都超过50%,火爆异常。西药原料却是进口量萎缩,进口额增幅不到5%,势头冰冷。这种情形反映我国对国外中药材资源依赖加重,而高端西药原料的替代能力在加强,亦喜亦忧。
排名前10位的进口品种中,金额最大的是其他已配定剂量的药品,金额达65.36亿美元,增长6.85%.40%的品种属于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这反映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尚存一定的差距。
三资企业成主力
国有企业实力强
由于中国医药产业基础较好,配套能力较强,且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较快,消费能力快速增长,近年来,跨国制药企业加快在我国布局,我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医药制造和供应中心之一。2013年,中国有医药产品进口实绩的企业17914家。其中三资企业是绝对主力,完成了56.26%的进口量和53.82%的进口额,占据半壁江山有余。但就单个企业的平均进口额来说,国有企业实力明显强于其他企业,企业平均进口额是三资企业的两倍。民营企业在进口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他们完成了27.5%的进口量和25.73%的进口额。
趋势线》》》
2014医药外贸预增12%
2014年,国内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国际上,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缓慢,社会总需求振兴乏力;中国货币坚挺之势难改,印度、日本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对我医药出口将继续造成较大的竞争压力,国际医药市场价格竞争依然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泛滥之势,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市场也对我国频繁提起反倾销,美国VC反垄断案中国企业败诉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局面对我国非常不利;各国药品监管政策趋严,像欧盟62号指令那样的技术壁垒会越来越多的影响中国医药产品的出口。
国内情况看,国内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进展缓慢,医药产业固有的产能过剩问题看不到解决的曙光,大宗产品低价竞销不可避免;海关编码归类、出口药品委托加工等管理政策方面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对扩大出口仍有所制约;虽然新版GMP实施将加快中国医药产业整合进程,但医药企业小、散、乱的情况短期内难有改观,行业竞争力亟待提高。这些因素都将增加2014年中国医药出口发展的难度不确定性。相对来说,中国国内医药市场发展相对乐观,进口需求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综上所述,笔者预期2014年中国医药外贸能有12%左右的增幅。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