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科普知识的缺失,让消费者很受伤。市面上许多食品或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经常打着所谓的“新概念”、“高科技”,大肆炒作,故意夸大其所谓的保健、治疗功能,误导消费者。目前,申请并取得国家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胶原蛋白产品仅有33款,市面上大部分胶原蛋白产品属于普通食品,而作为普通食品,本就没有“功效”一说。
其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让行业很“受伤”。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不按批准内容印制,擅自增加保健功能,扩大适用人群,变更食用方法和食用量,甚至故意混淆食品与药品的界限。还有一些企业以取得新资源食品文号、卫生许可证号、地方批准文号等的产品冒充保健食品生产销售,声称保健功能,甚至夸大声称治疗功能,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保健食品市场秩序,给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蒙上阴影。
其三,产品标准的缺失,让监管部门很“受伤”。此次胶原蛋白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产品标准缺失的质疑。其实,不仅是胶原蛋白产品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包括此前的纯净水、螺旋藻等事件,也都反映出我国食品(保健食品)标准的制定严重滞后的问题,没有国标、省标和行标是制约食品(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一个客观因素。
其四,法律法规的缺失,让执法人员很“受伤”。不论是虚假宣传,还是不同标准生产,造成的后果就是消费者的经济和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但目前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重滞后,对一些食品(保健食品)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不论是认定还是处罚都使执法人员无法可依,难以作为。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