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日前,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现已查明,作为大型跨国药企,近年来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华经营期间,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形式,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7月11日《新华网》)
商务部提供的资料表明,在全国药品行业,作为商业贿赂的药品回扣,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行贿成为医药行业潜规则,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更直接助推了药品价格的虚高,加重了公众医疗负担。以中标价格为基准,药品生产研发成本仅占10%,而商业贿赂成本高达60%。
作为在华规模最大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葛兰素史克行贿被查,体现了我国严厉打击商业贿赂的坚定决心,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据报道,受该事件影响,不少跨国药企已成“惊弓之鸟”,公司在华的合规问题成了他们的“紧箍咒”。不过,我们不可能指望某一个案的处理,就能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医药行业自此风清气正。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跨国药企在华行贿,说明我们的医药销售体系出现了问题。倘若蛋的缝隙依然存在,即使打掉一两只苍蝇,马上还会有新的围拢过来。因此,打苍蝇更要堵漏洞,在查处药企行贿的同时,有关方面更要深刻反思,针对暴露出来的深层次制度根源查漏补缺。
漏洞一,惩处过轻。正如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国内对于受贿行为的监管法律不比国外宽松,但具体到事实层面时却形同虚设,致使国内医药行业贿赂行为极为普遍。因涉嫌行贿和不正常营销,制药巨头西门子和辉瑞公司被德国美国开出13亿、23亿美元的天价罚单,反观国内,2011年浙江两家药企行贿国家药监局官员,仅仅被法院判罚金10万元。违法的风险有多大,守法的意识才有多强。只有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药企行贿的惩处力度,才能有效减少行贿行为。
漏洞二,招标失范。按照我国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办法,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必须竞价采购,然而,由于缺乏阳光透明和有效监督,医生的话语权过大,医药招标制度实际上已经沦为了某种程度上的回扣比拼,最终入围的不是药价最便宜的而是公关最到位的。遏制医药贿赂,就必须从消灭寻租空间入手。不妨效仿国外,引入保险公司等第三方介入,斩断寄生在药品上的利益纠葛,改变医疗系统“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状。
漏洞三,以药养医。目前,我国80%以上的药品销售都通过医院实现。药企要打入医院,就会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医院为了以药养医,也乐于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心照不宣,一拍即合,结成利益共同体。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锦霞曾语出惊人,“以药养医”体制不改,医疗腐败绵绵不绝。要想从根源上遏制医药行业商业贿赂,必须坚决实行医药分离,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让医药营销回归市场。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