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7月9日讯 近日一些报道直指一些药企毛利率高达44%,最高甚至达到94%,并指出营销费用是导致药品价格虚高的罪魁祸首。实情是否如此?从工商管理的角度做一下实质性解析。
茅台和五粮液从物质成分角度也只不过是粮食加水,我们总不能说两者直接制造成本充其量不过几元钱,因而得出茅台暴利几百倍的概念来吸引眼球。品牌投入与品牌价值都不是如此计算,工商管理常识都不是如此。
药企毛利率是什么概念?是单纯的生产制造成本?那么企业厂房和设备投入及折旧各方面有没有算入?一个企业仅是基建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少则几千万,动辄上亿甚至数亿。企业每年因此产生的财务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数额。市场流动资金如此紧张,银行贷款如此有限,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都已相当惊人,流转到企业手中又将是多少?企业税费同样是一笔不小的重负,上市药企毛利率超80%、甚至达到94%是什么概念?能否名正言顺而严谨地成立?
做过高级战略规划管理的企业高管和企业家们都清楚,直接的生产制造成本至少占到企业运营总成本35-40%。药品零售价历来与生产企业无关,零售价与批发价相差至少15%。用零售价对应直接制造成本甚至是加工费得出的究竟是何概念和结论?
再请问,企业人员工资、福利、五险等管理成本有无考虑在内?管理费用至少要占到企业运营成本的15-20%,CPI不断高企,不管企业情愿不情愿都要为此买单,也只会不断加大和推高此部分占比。
此外,营销费用正常都要占到企业总体运营成本30-45%,没有正常的营销投入,企业产品和品牌何以树立,何以得到认可?何以形成销量?市场上同类药品多如牛毛,谁必须和一定非要捧你的场?系统的品牌运作前期即使没有销量,一年几百万、几千万的推广费用一样要投入。即使是销售占比中仅仅只占一小部分的物流成本,不管油价上涨还是下跌,铁路、公路运费都涨了,涨的都不是小数目。
企业自营与代理运作销售路径等长,只不过一个是企业养着庞大的销售队伍直接操作,一个是企业将销售环节交给了更专业的外包环节来运作,同样要花费大体等额的营销费用。只是两者之间按外包方式独立核算和结算。但对企业而言,支付给代理客户的价格中就包含着企业的营销费用。从方方面面来说,代理制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也就一定因而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实际当中去比较,也一定是如此,平价药品100%都是来自于代理制企业。
最后,再回到企业的研发投入上,尚且不提申报的品种成活率能有多高,即使最后百分之百幸运地活下来,同样也需少辄几百万,正常几千万甚至更高的研发费用。这些,有被正常计算到企业投入成本中吗?
各行各业提倡严谨求实的作风,请多学习一些工商管理,多补充一些营销和经营的实际经验,共同为医药企业尤其是代理制企业创造生存发展的和谐环境和空间。
网友们笑说统计局的同志们从来不买菜,类似的情景无论是尴尬,是噱头,应减少和避免发生。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