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报显示,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从2008年到2012年连续5年下降,病人个人负担逐年减轻。其中,2008年为40.4%,2009年为37.4%,2010年为35.3%,2011年为34.8%,2012年为33.4%。 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28914.4亿元,比上年增加4568.5亿元,增长18.8%。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继续增长,卫生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居民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三级医院控费效果好于二级医院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上涨4.6%和3.3%(可比价格)。其中三级医院门诊费用上涨1.8%,住院费用下降0.3%,二级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上涨3.9%和1.0%,三级医院控费效果好于二级医院。 201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费用在前两年下降后反弹,乡镇卫生院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上涨1.0%和5.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住院费用分别上涨1.2%和1.8%。前两年基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降低了病人费用,2012年这一影响因素消失后病人费用小幅回升。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认为,物价上涨、新的医疗技术普及使用、病人需求提高、医保报销范围及比例扩大等,都对病人费用增长产生影响。各地应进一步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部分,进一步缓解看病贵问题。 医院门诊量增速高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012年全国门诊总量增长9.9%,高于前4年平均增长速度8.6%,居民平均就诊由2011年的4.6次增加到2012年的5.1次;2012年全国住院总量增长16.4%,高于前4年平均增长速度10.0%,年住院率由2011年的11.3%增加到2012年的13.2%。 孟群指出,医疗服务量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完善医保政策继续释放卫生服务需求。 2012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增加3.0亿人次,增长7.9%,占门诊总量的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 2012年,《公报》首次将中医药服务列入统计范畴。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比上年增加0.7亿,增长10.6%;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比上年增加351.3万,增长21.0%。 卫生资源增长快于人口增长 2012年末卫生人员总数911.9万人,增加50.3万人,增长5.8%;床位总数达572.5万张,增加56.5万张,增长10.9%。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网底得到加强,2012年末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分别增加2.1万人、3.9万人、2.1万人。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由2011年的1.83人提高到2012年的1.9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由1.67人提高到1.85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3.84张提高到4.24张,卫生人力和床位增长快于人口数增长。 新农合统筹基金略有节余 新农合作为农村居民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保持较高水平,筹资水平大幅提高。2012年参合率98.3%,人均筹资标准由2011年的246.2元提高到2012年的308.5元,增加62.3元。 扩大保障范围,补偿受益人数增加。新农合当年补偿受益人次数由2011年13.15亿人次提高到2012年17.45亿人次。加强对新农合基金收支的管理,2012年全国新农合统筹基金当年结余率为3.1%,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