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学院周颖副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研究发现,尿中“双酚A”与儿童体重指数值呈正相关。这意味着,双酚A暴露可能是儿童肥胖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这是我国首次在儿童青少年人群中开展“双酚A”促进肥胖效应的研究,相关成果日前已刊登在相关领域前端杂志——美国《环境卫生》上。
周颖领衔的课题组率先创新使用“尿比重校正法”,对259名学龄儿童青少年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调查。结果发现,84.9%的受检者尿液中有双酚A成份。这一结果揭示了双酚A暴露与体重指数值之间的关系,也即双酚A浓度愈高,肥胖程度愈高。 迄今为止,我国尚无明确数据证明学龄儿童的双酚A暴露特征;但成人的研究结果显示,饮食摄入、空气吸入、皮肤接触是主要暴露途径。有效防范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双酚A的暴露,膳食干预是有效途径。双酚A在体内代谢半衰期较短,24小时即代谢殆尽,因此尽量避免过多饮食摄入,便可防止双酚A暴露。专家表示,我国儿童双酚A暴露途径、暴露方式、暴露量研究皆缺乏可靠翔实数据,进一步研究双酚A与儿童肥胖发生的因果关联,相关验证还应及时跟上。 【相关链接】 双酚A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化学物质之一。上世纪60年代起,双酚A多被用于制造奶瓶、幼儿用吸口杯、食品和饮料罐内侧涂层。作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双酚A近年来被全球专家所重视,其中“双酚A摄入过多导致肥胖”的观点引起国际学术界高度关注,但其与儿童肥胖的关系鲜有人研究。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