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对艾滋病病毒耐药性应保持警惕——访世卫组织艾滋病司司长戈特弗里德·希恩沙尔
近年来,随着抗逆转录药物的普及,艾滋病病毒耐药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司司长戈特弗里德·希恩沙尔认为,这一问题尽管目前并非很严重,但仍需要对之保持警惕。
希恩沙尔在世界艾滋病大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截至2011年年底,中低收入国家有8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受抗逆转录药物治疗,比2003年增加了20多倍,药物覆盖范围扩大的后果之一是病毒开始出现耐药性,为此,世卫组织2004年开始启动全球艾滋病病毒耐药性监控。
希恩沙尔告诉记者,艾滋病病毒耐药性可分为传染型和获得型,前者指此前未感染的个体新感染了耐药毒株,后者指感染者服药后病毒在体内变异产生耐药性。世卫组织的监控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9年,中低收入国家传染型耐药毒株感染者的比例约为6%,获得型在5%上下浮动;在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欧洲等高收入国家和地区,传染型耐药毒株感染者的比例在10%至17%之间。
希恩沙尔解释说,高收入国家实施抗逆转录药物治疗项目要早得多,而且开始治疗时使用的是单一药物,因此病毒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中低收入国家治疗项目实施得较晚,而且一开始便利用复合药物治疗。
希恩沙尔说,世卫组织将艾滋病病毒耐药性比例分为三个等级:5%以下为低级,5%到15%为中级,15%以上为高级。尽管耐药性水平在不少中低收入国家已达到中级,但还算不上大问题。世卫组织的研究证实,获得型耐药性如果发现及时,对一线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患者尽快转向二线标准疗法通常仍有效果。
希恩沙尔认为,艾滋病病毒耐药性在中低收入国家仍未见顶,今后可能进一步上升,但目前断言何时见顶、比例最终是多少还为时过早,而缺乏监控数据限制了对这些国家病毒耐药性趋势的评估。
希恩沙尔表示,启动传染型和获得型艾滋病病毒耐药性监控项目,对优化抗逆转录项目设计和管理、改进疗法至关重要。
“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希恩沙尔说,“我们需要监控病毒耐药性的发展,这将为保证抗逆转录疗法有效性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一线疗法或是最有效的二线疗法。”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