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IT)极快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它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略显迟缓,却发展后劲十足。 在哈尔滨市某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患者到导诊台刷身份证完成自助挂号,再到诊室刷身份证,年龄、身高、体重、血型、过敏史、用药史、病史等信息就全部在医院信息系统上显示出来。医生根据这些信息和患者主诉快速地作出检验处置、诊断、开具处方等。患者到药房再次刷身份证,便可拿到药物——该市正在推广的“云医疗”使社区医疗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河南省南阳市拥有5300多个乡、村两级基层用户。该市已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开展慢病管理50多万人次、孕产妇管理13万人次、儿童保健77万人次。南阳市正在实施“智慧卫生”计划。全市40余家二级医疗机构、4000多家村卫生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已加入卫生专网,为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居民健康卡应用作好了准备…… 必然选择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以及人们医疗保健意识和慢性病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要求医疗卫生服务更加经济、高效。由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亟须借助信息技术来保证医疗服务覆盖更多的人群。其中,电子病历(EHR)就是一项重要的选择。 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认识到推广电子病历的好处,正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医疗IT产品供应商告诉记者,出于对跨医院整合医护服务及控制医疗成本的高度重视,新加坡卫生部(MOH)在2009年确立了国家电子病历(NEHR)愿景——新加坡人人拥有电子病历(One Singaporean,One Health Record)。新加坡投入1.44亿美元实施国家电子病历项目,以便临床医生能够从整个医疗保健信息系统中访问患者的电子病历,从而提高医疗保健机构的服务效率、运营的集成性和临床技术的卓越性。该项目第二阶段工作将从2012年一直延续到2015年。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