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击药品制毒? 感冒药能制造毒品。这不是传说,而是活生生的事实。 2011年9月,内蒙古赤峰市一间烟雾缭绕的出租屋内,35岁的席海龙按照从网上学来的办法,用“新康泰克”胶囊提炼出伪麻黄碱,制成了47克毒品甲基苯丙胺。经同伙梁似冰联系,他将其中15克卖出牟利。 今年5月间,席海龙、梁似冰被赤峰市红山区法院以贩卖、制造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向他们传授制毒方法的王鹏则获刑3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新康泰克”胶囊等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提取麻黄碱,将药品变成毒品,从而把吸毒者推向深渊。最高人民法院不久前通报了6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与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有关的占到半数。 形势严峻,何以应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日前共同发布《关于办理走私、非法买卖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最大的力度,从源头打击这类犯罪。 暴利诱惑,药品成为制毒原料 这是一个长长的名单:“新康泰克”、“泰诺”、“百服咛”……这些最常见的药品,不断被犯罪分子盯上,成为制毒原料。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有微量麻黄碱成分。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