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研究”项目启动,参会代表提出取消或试点取消药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捆绑、取消医院“一品双规”规定和医保报销金额以单产品为依据等建议 8月16日,中国药学会组织的“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研究”项目试调研活动在广东举行。该项目由工信部委托,中国药学会具体组织相关单位负责各个子项目的调研。 据悉,该项目包括五大课题,分别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调研、药品产业发展环境和趋势研究、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环境和趋势研究、现有医药产业政策梳理研究和2020医药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药学会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研究路线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调研和分析国内外医药产业环境,包括医药产业特点、发展现状、趋势和主要问题;二是调研和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对医药产业的影响,包括医药产业准入政策、医药创新与发展政策、医药安全监管政策、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医疗服务体制改革以及环保、金融、税收、社保等一系列医药产业政策;三是对我国2020医药产业政策提出咨询建议。 来自广东的十多家知名制药企业的代表在会上参与研讨,针对今后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出了取消或试点取消药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捆绑、取消医院“一品双规”规定和医保报销金额以单产品为依据等众多建议。 呼吁加强批文管理 研讨会的主题之一是未来医药产业政策调整的关键环节,邀请广东省内知名厂商作试点调研,到会企业包括丽珠集团、白云山制药、信立泰、中智药业等十多家生产企业和国药控股、广州医药、广州中山医医药有限公司等。 丽珠集团副总裁陶德胜在会上建议,希望有关部门今后促进药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松绑,这将有利于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实力的增强以及产品价格的进一步调整。这一建议在会上得到众多厂家的支持。 有企业负责人在会上认为,中国制药产业转型升级很重要的标志之一是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企业和产品能够实现集约化生产,在相关的规划中也已经明确提出了目标,但是无论是近两轮药品新版GMP的实施,还是行业内企业大量的兼并重组,都没能有效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产品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的捆绑是原因之一。 陶德胜说,通常企业都只有几个产品能够维持较好的效益,很多企业仅仅只能保证盈亏平衡,因为还有一部分不产生效益的产品和生产线占据了大量的企业资源。比如丽珠集团现在的生产线中,有20多条是不产生效益的,企业每年需要很高的成本和精力投入来维持和维护,但是为了保住批文又不能停产。这样的现象在全国药厂中普遍存在。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