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大多数医药厂商做营销的感觉就是三个字:累、苦、难。即便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也未必能赢得消费者的芳心。究其原因是消费者不再喜欢药企灌输式、填鸭式的单向营销,以药企为核心的干扰式营销,让消费者倍感疲劳,如信息识别疲劳、购买抉择疲劳等等。识别信息、理解产品、比较抉择,这对消费者来说都是成本。 如果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关键性环节,消费者有足够的参与和了解,或许产品还没出厂就已经被消费者从心里订购了。然而,现在消费者参与主要集中在药品临床试验阶段与后期销售阶段,诸如试用品。 换一个角度来看,医药厂商向消费者营销产品或服务,消费者又何尝不是在向药企营销自己、展露真实的自我需求、营销真实的自我价值。消费者希望被企业重视,希望被药企尊重,而被重视与被尊敬的前提就是“彼此接近”。 这里的“彼此接近”有两层含义:一是医药厂商主动接近消费者。过去,企业接近消费者的办法是“请进来”,诸如邀请消费者小组座谈,或进行产品与营销测试。现在则需要企业“走出去”,走到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情境中,去体验、感受与发掘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管理学家C·K·普拉哈拉德指出:“消费者的行为方式正在挑战公司传统的价值创造逻辑。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高速发展,消费者在价值创造上的参与度越来越强大,影响正蔓延到企业的整个价值链。”可以说,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为医药厂商与消费者创造了更大的便利与条件。 因此,医药厂商要倾听、沉潜到消费者中,调整沟通策略,将重心从“干预”转移到吸引他们“参与”。通过开展参与式营销,获取有益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信息,有利于把消费者价值最大化。 二是让消费者获得参与机会。消费者正在强权化,他们追求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参与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一种附加需求。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参与”就是帮助改善经营,就是在下“订单”,就是一种销售激励,可增强消费者信任度……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其著作《财富的革命》一书中所说的“产消者”,也就是有部分生产能力的消费者通过参与可以把需求转化为生产力。 营销不再是一种单方面的行为,而需要相互渗透,形成产消联合体,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互愿营销,即企业在取得消费者对营销过程的认可及不断参与的基础上,邀请消费者参与到一种持续的、侧重于信息和价值交换的互动关系中来,即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了解,更迅速、有效地为消费者提供增加自身价值所要求的信息。正如耐克公司CEO马克·帕克所言:“我看到,发言权从根本上转向了消费者,转向了人。这要求企业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寻找和吸引消费者,与消费者缔结纽带。”(作者:贾昌荣)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