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酝酿多时的新三板首批扩容名单出炉,医药行业新的投资标的和投资机会开始出现。 姜广策,国内知名的医药投资人,他告诉南都记者,目前其已经在着手对相关有望登陆新三板或已经登陆新三板的医药公司进行调研。 在他看来,新三板的扩容,不仅将对园区内生物医药企业构成融资利好,也将为各路资本投资早期有价值的生物医药公司“打气”,因为新三板为他们提供了仅次于上市的退出渠道。 融资迎利好 中国证监会宣布扩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俗称“新三板”)试点的消息,令一些偏好投资医药的创投和私募将目光聚焦到了新晋的三大高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滨海高新区成为首批试点园区。 以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就位于这一园区。由于该基地重点集聚和发展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领域创新企业,在业界有着“药谷”之称。 新三板的扩容对于“药谷”中的公司而言,显然是多了一个融资的渠道。公开资料显示,此前国内多家从事新药研发服务外包的CRO公司因处于上升期急需发展资金,又尚未达到IPO条件,而投入了跨国药企的怀抱。 而在新三板挂牌的条件则相对宽松,新三板并未对公司盈利有具体要求,相关公司只需主营业务突出,具有持续经营记录即可。其他诸如公司设立满三年,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属于经市级或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确认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医药类创新公司而言,要达标并不难。 依照证监会的规划,在首批试点的基础上,新三板未来还将逐步扩容至全部8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受此预期的影响,一些此次未被纳入试点的国家级园区也已经在积极备战。广州开发区日前已经公开表示,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将抓住“新三板”市场试点机会,力争建设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并逐步形成较发达的场外交易市场。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