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中国一个药品上市之后,获得国家医保跟美国药品上市获得相对应的医保覆盖会差8年至11年的时间。”IMS中国区域咨询业务的负责人张猛上周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中国新药上市速度慢的遗憾。 美国新药流程半年可走完 “在药品的注册阶段,由于人力资源和流程限制等原因,中国新药上市平均比其他国家晚4年至5年。”张猛表示,而在注册完成后,由于我国的新药市场准入流程存在诸多的门槛,这包括备案采购的机制,药事委员会召开周期的不确定性,医保目录更新慢等因素,中国患者获得可报销的新药平均比美国晚8年的时间。 张猛表示,虽然世界各国/地区的新药准入通常都需要通过国家监管部门审批(一些国家包括报销目录审批)、药品采购以及临床使用几个环节来完成从生产厂家到患者手中的完整应用流程,但这个过程在多数国家和地区通常会在一年以内完成,更有较为完善成熟市场如美国能够在半年之内完成。 23款新药未在华上市使用 新药上市速度慢或将使得中国患者无法及时获得最新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来控制病情,而据张猛表述,“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整个人均寿命提高了将近两年,其中新药的贡献占了0.8年,也就是将近40%的贡献。” “新药还带来了相当的经济效益,并降低了社会的整体医疗开支。一项对20个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成员国心血管患者住院费用的研究发现,1995年至2004年间,新药的临床应用使得人均住院费用下降89美元。”张猛进一步表述新药的意义。 而除了患者的病情受到影响外,市场准入环境的不完善同时也削弱了中国医药产业创新的动力。“因为专利药品的开发需要很长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但在中国,却只有很短的时间可以补偿前期的研发成本。”张猛如是解释。 张猛称,“中国药品市场准入的复杂性,对创新药物在中国的发展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据IMS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在中国销售排名前10位的治疗领域中,销售金额最高的药物均为在中国市场上销售长达10年之久的药品。在全球销量排名前100位的新药中,有23个产品在中国没有销售,而本土制药企业研发的创新药物在招标、医保等方面同样面临多种挑战。 责任编辑:张弛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您可能还会关注的
十大评选人物访谈热点事件更多>>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