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发酵中的医疗器械“蛋糕”,早已散发着诱人气息,招来各方关注。8月2日,医疗器械企业柯惠医疗(Covidien)正式宣布,其斥资4500万美元、耗时3年投资建设的上海医疗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柯惠医疗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顾宇韶表示:“该研发中心的设立是柯惠医疗专注中国市场发展系列计划的最新举措,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市场对柯惠医疗具有重要战略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全球不少大型的医械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人口老龄化、相关疾病谱等因素影响,中国未来的医械“蛋糕”还会继续做大,市场竞争也将越演越烈。 谋本土化 这家全球500强公司的上海研发中心占地约9290平方米,共有17座实验室,包括业内顶尖的外科模拟手术室,到2016年预计研发人数将超过300人。 柯惠医疗中国研发中心副总裁吴东向记者介绍:“通过与使用柯惠产品的中国本土医疗专家保持密切合作,我们不断调整产品设计,满足中国和亚太新兴市场的需求,加快开发肝癌等多发疾病的医疗器械类产品。” 事实上,跨国企业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柯惠医疗并非首例。不久前,通用电气(GE)就斥资8000万美元在成都建立专门研发医疗器械的研发中心,并表示希望借此能为其医疗器械的开发带来增长;7月,全球最大的微创外科内窥镜设备及器械制造企业——德国卡尔史托斯内窥镜公司(KARLSTORZGMBH&Co.KG)中国区总部项目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式启动,旨在加强本地化研发能力,将全球最先进的内窥镜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进一步提升在中国本土的创新能力。 业内资深人士彭蕴亮告诉记者:“目前像西门子等大型医械企业都已经做得很大,几乎都在国内设有研发中心,并且都在开展本土化工作,也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渠道。” 以CT设备为例,2010年GE、西门子、飞利浦、东软和东芝等5家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份额高达92%。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