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只有约44%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得到规范治疗,近60%的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或者完全没有接受过DMARDs抗风湿病药物治疗,最后导致身体残废。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主要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和治疗率低的“三低状况”,因此,提升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规范化诊疗水平尤为关键,类风关药物的市场潜能亦随之释放。 由卫生部医政司指导,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上海罗氏制药支持的我国首个“类风湿关节炎规范化诊疗项目”日前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通过制定《类风湿规范化诊疗标准》,促进医院机构规范类风湿诊疗流程;并建立全国首个国家级类风湿患者数据平台;搭建多渠道的患者教育系统,从行业管理、学术研究和患者教育方面实现“三个规范”,提高我国类风湿的诊疗水平。 规范化诊疗迫切 据统计,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为0.2%~0.4%,且仍在逐年升高。目前全国约有500万类风湿患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最终可能导致残,致残率非常高。我们面临的诊疗现状是,风湿免疫领域的医师队伍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医师规范化诊疗服务水平有限。病人太多,医生太少,风湿免疫科医生尚不足5000人,风湿免疫科已成为最难挂号的科室之一。”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谢启麟教授在启动会上指出。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徐沪济教授表示:“至今我国仍有很多医院没有设立风湿免疫专科,这是导致病人求医无门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努力推动各地更多的风湿免疫专科门诊。” 类风湿的种种问题已经受到卫生部门的重视。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介绍,“类风湿关节炎规范化疹疗项目”将为期3年,主要包括制定类风关诊疗规范,开展类风关病例登记工作,建设风湿病规范化疹疗专门门诊和患者健康教育,通过此举进一步探索完善我国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 据了解,该项目将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共161家医院,建立多渠道覆盖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教育系统,3年内教育1万名一线临床医生,10万例患者进入登记系统,惠及数百万类风湿患者。 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曾小峰教授表示:“项目首次通过对我国类风湿患者的情况和需求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建立科学而规范化的指导建议和系统管理方式,为今后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和便捷的医患沟通平台,将有效提高患者的正确认识,使更多患者可以在疾病早期就能得到专科医师的治疗。”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