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关注。昨天,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厉曙光接受采访时建议,切莫谈“A”色变。
双酚A是在塑料制造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碳氢化合物,如饮料包装、奶瓶、医疗器材等,加热或与酸碱化合物接触,会加速这些材料中双酚A的释放。研究发现,一定剂量的双酚A进入体内后,可影响性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和糖脂代谢。 双酚A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材料组分,日常接触无法避免,但对其“负面影响”应有科学的认知和判断。厉教授认为,从毒理学角度来说,某种物质对人体是否有害关键在两个指标——接触的时间,以及摄入的剂量。双酚A只有在长时间接触、大剂量摄入的情况下,才会影响身体健康。其次,人体吸收外物的介质包括静脉注射、呼吸道吸入、黏膜吸收等,其中以皮肤接触效率最低,且成人接触双酚A后90%可以通过尿液排出,因此无须过度担忧。 责任编辑:包婷婷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您可能还会关注的
十大评选人物访谈热点事件更多>>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