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相关领导人在会上强调,要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抓紧把大病医保纳入全民医保,将医改不断推向深入。 如何完善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以应对日益扩大的社会保障需求,是备受瞩目的社会热点问题。近期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北京“骗保救妻”案,也只是医疗保障不健全的一个小缩影,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依然是顺利推进新医改进程的重要任务。 保障能保多少 有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有1.73亿人面临灾难性医疗支出。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综合内科戴柳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医院一次性用品一般划为病人自理项目,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支付能力。透析患者的透析材料一次使用费就将近400元,一周至少做3次,仅材料费一项,有些患者就无法承受。 大病保障是衡量一国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准。原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医保专家周寿祺教授向记者阐述了他对“大病”的理解:“单纯从医学上是难以界定疾病大小的,‘大病’其实是卫生经济学的概念,指的是医疗费用高。”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教授胡善联则表示,“大病医保纳入各类医保”是早就有的,只是保障的程度并不高。如目前提出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增加最高封顶线到平均年工资6倍以上;新农合提出要达到8倍的农民年可支配收入;增加住院补偿比;“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在制度内要确保住院费用报销75%、门诊统筹报销50%以上等,这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保障大病重病,防止因病致贫。 “将某病种列入医保前,要仔细调研该病的发病率、就诊率、住院率、治愈率等。医保是民生工程,老百姓自然希望能列入医保的病种越多越好,但要考虑到政府的实际支付能力,保证其可持续运行。”周寿祺分析认为。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