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老子》的哲学观,不论是支持并购论,还是反对并购论,只要提出来,这个观点基本上就是错了。对医药流通行业的并购行为,多年来笔者一直持保守观点,多次行文告诫风险,劝谏资本蛰伏。其主要理由有三:政策环境不明朗、赢利模式不确定、自身管理能力跟不上。 有企业说,正因为有众多不利因素,才是扩张并购的好时机。可以通过廉价的估值,赢得区位战略优势和规模优势,建设全国性市场网络,承担政府关于医药流通变革的使命。 诚然,百说不如一练。近三年来,医药流通行业的并购十分抢眼,并购价格普遍不低,有的甚至高得惊人。在并购案的背后,是商业企业规模的快速增长,是行业集中度的快速积聚,还有向集约化目标的逐渐靠拢,各方面——从企业到政府可谓政绩斐然。 撇开政绩不说,翻看那些被并购企业如今的状况,一般呈“三变三不变;三升三下降”的特征。所谓“三变”就是企业名号更换了、董事会成员更换了、财务总监更换了;“三不变”是企业总经理不变、经营业务不变、管理方式不变;“三升”指的是一方面并购之初现金流突然增加,但很快被沉淀到市场;另一方面是管理成本持续上升;第三方面是决策的复杂程度在不断上升。另外,也有三方面呈下降趋势:一是企业实际赢利开始下降;二是团队的稳定性下降;三是和主要客户的关系在下降。 “早餐吃一个馒头还要慢慢消化,更何况是将一个新企业整合到集团之中,开始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面对出现的问题,在一些运营管理会议上,集团领导总会从认识的角度上对公司上下如是疏导。但从养生学的角度看,鲸吞消化是有条件的,起码,你吃的东西大小软硬,要和自身条件相适应,也就是说食物能否被消化是有特定逻辑的,企业并购也如是。在并购之前,需要冷静考量企业的并购理由和承受能力,比如,你是为了政治目的还是为了经营目标去并购?当前医药流通市场环境是否适合大规模扩张?并购后是否有“猛士兮守四方”?是否有真正的管理经验和赢利模式可以输出?如此等等,否则出现某个问题都可要命!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