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 2012年6月21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发布了对瑞士罗氏公司药品安全报告流程采取行动的公报。公报中称,英国药品监管署(MHRA)在罗氏公司赞助的一项患者支持项目中收集了大约80000份有关该公司在美国销售的药品报告。这些报告尚未被评估,因此无法确定是否应该向欧盟当局报告这些药品疑似引发的不良反应;包含了15161例死亡报告,目前还无法确定这些患者死亡是疾病自然进展的结果或与药物具有相关性。 经罗氏公司确认,此事件共涉及8种产品,其中6种已在中国市场销售,包括安维汀、赫赛汀、美罗华、特罗凯、希罗达以及派罗欣,主要为抗癌类药物及肝炎治疗药物。 7月11日,上海罗氏公司向媒体发表了“关于罗氏在美国患者援助项目中不良事件漏报情况说明”,强调罗氏公司总部已向卫生监督管理机构提供了未经评估潜在不良事件的初步分析,目前并未发现对罗氏产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7月12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在其官网上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密切关注发生在美国的罗氏公司瞒报事件”,并约谈了罗氏(中国)公司的安全官,责成罗氏(中国)公司报告该事件的评价结果。 据了解,“罗氏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已有部分患者向医生询问这几种药品的安全性问题,并对自己的用药安全表示担忧。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席、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兼全军肿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秦叔逵认为:任何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都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关键问题在于必须应用恰当、正确,注意有关不良反应是否可以预期(预知),是否严重影响健康,是否可以处理(控制)以及是否可以逆转。从我国目前临床实践和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分析情况来看,尚未发现“涉案”的5种抗肿瘤药物出现集中的药品说明书之外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该事件可能不会对用药产生显著影响,可以在临床上继续使用。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