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卫生部妇社司司长秦怀金在桂林市召开的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说,我国婚检率由2005年的2.5%提高到2011年的41%,全国人口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政府部门通过政府主导,顶层设计,实施惠民工程,积极探索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婚检、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三道防线”,全国已有超过500家医疗机构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出生缺陷监测医院达到783家,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81家,新生儿遗产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69.2%,全国人口出生缺陷防线日渐牢固。 随着出生缺陷诊断能力的加强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部分内脏畸形、遗传代谢病和功能异常儿发现率和确诊率不断提高,患儿的治疗和康复率也逐步提高,致残、致死率得到有效控制,极大地减轻了出生缺陷的继发损害。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征和严重肢体短缩畸形等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09年至2011年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后,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2011年全国神经管缺陷发生率为4.5/万,较2000年下降了62.3%,其中农村下降幅度达到72.7%。 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力度大、措施实、效果佳,短短三年间,婚检率提高了82个百分点,达到了96%,位居全国前列,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了38%。天津市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实施《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开展包括孕前专项疾病筛查、产前筛查、农村籍孕妇孕期检查等12项政府惠民项目,确保广大妇女儿童真正得实惠。(记者王勉、陆波岸)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