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帅才
如何激发公立医院参与医改的活力?理顺政府对医院的管理体制?如何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日前在此间举办的首届湘雅海峡两岸的医院管理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的300多名医院管理专家及医院院长积极献言献策。 专家们认为,公立医院改革需要“内增活力,外加推力”,而当务之急,是要实现对医院分类评价、建立“职业化”的院长队伍,并从“增加总量,盘活存量”入手,缓解医疗资源紧张。 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说,国内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模式和路径尚未形成共识,短期也难以形成共识。对于我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不会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医改模式和路径。 曾益新认为,目前,医改存在局部实施、新旧制度并存的问题,经常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医院可能昨天整治抗生素滥用,今天清理收红包的医务人员,后天可能是重拳出击打击“药贩子”,往往造成“按下葫芦浮起瓢”的后果。虽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相关问题的恶质后果,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易造成整个制度体系自调节、纠错机制的弱化。 曾益新建议,公立医院改革需要“内增活力、外加推力”,可以采用“从目标到手段”的逆向思维路径改革,从“保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目标着力,理顺政府对医院的管理机制,破解逐利机制,通过建立评级体系,驱动公立医院模式、路径、制度的改革,实现自我调整、自我改革、自我完善。 与会专家表示,公立医院改革首先要建立合理的医院分类管理制度,将各级医疗机构分为教学科研型医院(包括国家级医疗中心和部分省级医院)、区域性医疗中心(部分省级医院和地市级医院)、基层医疗中心(县区级医院)。 其次,建立医院分类评价体系,依托卫生信息中心、医院管理研究机构等单位,组建医院评价中心,制定各类医院评价指标,把政府和群众希望医院做好的工作和目前医改的措施纳入评价体系,并依据其重要性给予相应的权重,建立我国公立医院的分类评价体系,通过独立开展医院年度评审,每年评比一次,并公布排序。 第三,通过医院评价,将各种要求渗透到医院,融入医院的每个流程和环节,形成一种制度和文化。同时,通过社会参与及舆论导向形成外部推力来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进程。 曾益新认为,通过建立医院分类评价体系,每年对外公布排序,保证医院的各项数据、评价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将对医院形成压力,鼓励医院良性竞争。 对表现好的医院,应该给予适当奖励;对有明显差距的医院(尤其在医疗安全和质量方面管理不善),应有处罚措施。 当前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优质卫生资源不足的矛盾。而目前的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模式,基本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没有真正升级更新过,严重影响了医院的运行效率。 中南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湘雅医院院长孙虹教授认为,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医院管理培训机构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公立医院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上一页12下一页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