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改革起于微末中国大医院自行“断奶” “同样的药,这个月去结账费用就要从1300元降到1100多元。”65岁的退休老人李琪坐在北京友谊医院内庭的长椅上,笑着对中新社记者比划着“差价”。 一周前,李琪住进友谊医院时,他看到了在医院药房的电子公示牌上,滚动显示取消加成的1500余种药品的现价和原价,大厅内悬挂着“深化医改”、“取消药品加成”的大幅标语。 当时,李琪并不清楚,他选择的医院已成为目前中国医疗卫生界最新的一块试验田。这家位于北京市主城区的医院是中国取消药品加成的第一家三甲医院。从7月1日起,像李琪这样的患者能感受到的是,这里的药价比同级别医院便宜15%。 患有心脏疾病的李琪每月要服6种药,按照医院新规,除了保险,自己每月承担费用也会相应减少30多元人民币。李琪右手伸出三只手指,每月领取2000多元人民币退休金的他对此相当“重视”。 为缓解民众看病难和贵,过去3年,中国用最短的时间编织出世界最大的医保网,现在,中国医改这个被国际舆论称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工程”碰到“最难关”——革除“以药补医”。 在李琪的孩提时代,“以药养医”便在中国出现。20世纪50年代,官方为弥补医疗卫生事业经费不足,批准公立医院既看病又卖药。在历史上,这项政策对于保障公立医院的运行和发展曾起到积极作用。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