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一定难度。西方医学界针对精神疾病开展的长期研究表明,患有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的人,其大脑内某些蛋白质会发生变化。因此,如果能精确检测出大脑内这些蛋白质的变化情况,就能像诊断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那样,早期发现和诊断精神疾病了。 据国外媒体近期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Myriad RBM医学生物研究所的Sabin Bahn博士和美国加州圣迭戈市的Ridge医用试剂公司的科研人员经过长期潜心研究分别开发出了用于诊断精神疾病的新型试剂盒“VeriPsych”和“MDDScore”。 据Sabin博士介绍,人一旦患有精神分裂症、双极性情感障碍(抑郁症/躁狂症)等精神病,其脑脊液及血液中的上百种蛋白质水平会发生变化。这些蛋白质可分为两大类:1.应激激素类(可的松类蛋白质);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负责神经元生长和现有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的建立)。 Sabin博士在对健康人的脑脊液及血液样本中的上百种蛋白质进行研究后发现:正常人的脑神经细胞可充分利用葡萄糖分子作为能量来源,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患者的某些脑神经细胞却不能,后者大多利用乳酸作为替代能量来源。他强调,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患者的大脑内部确实发生了功能性改变。 Sabin博士筛选出具有临床检测意义的51种蛋白质(其中19种蛋白质涉及脑神经细胞线粒体的正常运作过程),并建立了相应的量化标准,研制出VeriPsych诊断试剂盒。 据国外媒体报道,采用VeriPsych试剂盒进行检测,医生只需取少量脑脊液及血液样本。美国多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对这种试剂盒开展了临床研究,所报告的综合准确率在80%左右。但是,迄今为止,美国FDA还未批准VeriPsych上市。 另一种由Ridge医用试剂公司研制的MDDScore试剂盒则可检测与抑郁症、双极性情感障碍有关的10种蛋白(包括可的松类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临床研究所报告的准确率与Sabin博士开发的诊断试剂盒不相上下。(徐铮奎)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