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在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警钟不断敲响的当今世界,这句名言显得愈发振聋发聩。当前,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可持续,人类必须做出新的选择,因此对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国内外有关科学家认为,生物技术将在未来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充当重要角色。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发展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经济社会的形态?中国能否在这轮生物产业革命中抢占制高点?《经济参考报》就此对生物产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专访。 危机倒逼生物产业发展 没有化石能源的支撑,很多经济和产业的逻辑不再成立。未来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更好地利用生物本身的内在机制,去探索一条新的可持续的、以太阳能和生物特性为基础的道路。 马延和: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讲,从钻木取火,到煤炭蒸汽机,再到核能和生物能的初步利用,能源的利用能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目前的工业经济基本上是石化经济,煤炭和石油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发展。而未来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依赖于可再生的碳资源,实际上是依靠生物技术手段,把现有的碳快速转化成可利用的资源。虽然目前生物技术在能源利用方面还没有突破,但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我国对发展生物产业的战略需求,在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水、土地、矿产和石油等资源贫乏,无法满足发展工业快速的要求、环境污染重等。因此,必须以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实现节能减排等。生物产业因其物质资源消耗少、环境保护好、成长潜力大和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生物产业一直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朝阳产业。生物产业的发展能有效缓解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人口健康、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环境保护、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等重大压力。 李绍明:此前的工业革命从兴起到现在大概已经过去了250年,现在到了需要回头认真思考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阶段。 工业革命以来创造的财富比过去几千年、几万年还要多,人类对此引以为豪。但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基本是以廉价的化石能源作为基础,如果没有化石能源的支撑,现在创造的所有财富还叫财富吗?如果化石能源紧缺带来价格在现有的基础上翻十倍,现在很多的产品不能正常使用,不再有使用价值,很多财富都将成为“负财富”,经济和产业的逻辑都不再成立。 200多年创造的财富耗费了几亿年、几十亿年积累的资源,造成巨大的环境负担和问题,可持续性很差。未来不能再延续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都要基于新的逻辑,开启新的革命。很多国家看到未来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将目光放在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 工业革命是基于物理学和化学的基本原理,但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是基于遗传学和生物学。生命尤其是植物的根本能量来源于太阳能,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现在所有的化石能源也都是由植物固化了的太阳能,才有了现在的可开发、可利用。人类的发展必须回归到怎样更好地利用生物本身的内在机制,去探索一条新的可持续的、以太阳能和生物特性为基础的道路。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