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投入经费7000万元/年,对社区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医护人员工资待遇不与药品销售挂钩,基本工资与医生的职称、学历和工龄有关,而绩效工资要综合其治愈患者数量、医院考核、群众口碑来核定。该区逢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年的接诊数量平均每月只有千余人,今年接诊数量已攀升至每个月4000多人。如今副高级职称的医生、护士的月收入基本可以接近9000元,初级职称的月收入也过了4000元。(5月16日《南方都市报》) 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挤,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发展社区医院,被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社区医院因工资低而留不住人才,因水平低而留不住患者,成为困扰社区医院发展的难题。广州市荔湾区社区医院的变化,无疑令人鼓舞,也让人深思。社区医院要活下去并发展起来,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政府财政必须加大投入。社区医院药品零差价,以药补医在这里画上了句号。而医疗技术服务的价格也不可能大幅提高,否则,花同样的钱,大家何不去大医院享受更高端的技术服务?如此,维持社区医院正常运转和医护人员正当收入的资金从哪来?只能从政府财政的投入来。只有政府投入改善社区医院的基本硬件设施,患者才会乐意到社区医院来;只要有政府投入保证医护人员的合理收入,人才方能逐渐聚集而不是继续流失。新闻标题《荔湾社区医生月入9000元》,其实是副高级职称的医生、护士才能拿到,初级职称的只有4000元。按照现行的职称评定体系,社区医院的副高以上职称的医护人员绝对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都是中初级。在广州的中心城区,4000元的收入有多大的吸引力,依然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其次,社区医院必须错位发展,走出特色。搞规模,拼技术,社区医院绝对不是综合性医院的对手,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行。对于社区医院来说,一是做好常见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二是将慢性病患者留在社区。感冒发烧,头疼脑热,如果社区医院能及时介入,患者何必去大医院排队受罪?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患者,除非病情有变化,用药都是相对稳定的,日常的维持治疗和病情监测,应该是社区医院能够胜任的范围。定位正确、准确,社区医院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长久地生存和发展。 社区医院发展壮大并承担起相应的医疗责任,必将成为整个社会的“减压阀”——减轻大医院不堪重负的压力,缓解百姓看病难的压力,继而化解日益尖锐的医患矛盾,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