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产业中,生物医药虽然起步较晚,但却有可能最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为这个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和国际惊人的类似。 “到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800亿元,占新区工业总量的3%左右。”日前,《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 根据《规划》内容,在“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将以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创新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完善研发转化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资源聚集,以化学药、植物药和现代中药、生物制品为核心,医疗器械和医药研发与服务外包为依托,大健康产业为支撑,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和研发转化的领航区、关键技术项目的孵化区和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发展速度全国领先 如果要寻找一个利润率最高的行业,那么生物医药产业肯定在首选范围之内。进入21世纪,医药产业迅速发展,年增长约10%。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医药产业年增长超过20%,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全球时,生物医药产业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因而,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近几年生物医药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而作为全国重要的医药工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也一直是天津市优势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动力都来自滨海新区。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滨海新区生物医药行业实现产值226.12亿元,占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的50%左右。目前,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14家,这14家企业的产值占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90%以上,呈现出大企业主导的态势。 “我们区域在生物医药发展是非常快的,可以看到一个强劲的上升趋势。”天津国际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王林在谈到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绩时,充满信心。 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7年,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率保持在35%以上;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增长放缓,但是依然达到16.6%;随后2009年的增长幅度更大,全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55.16亿元,比2008年增长50.9%。到2010年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226.12亿元,比2009年增长31.4%。通过这条曲线可以看到,近十年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而如果这些数字显示了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量”,那一系列“世界第一”或许更能说明这一产业发展的“质”。目前,滨海新区生物芯片和肝细胞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骨髓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是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同类产品。在中药现代化领域,自主研发了目前国际上唯一纯中药治疗脓毒症的注射液,填补了传统中药在世界急救医学领域的空白。而在化学药领域,开发出的第四代抗艾滋病药物“西夫韦肽”也已申报国家一类新药。 优势资源强强联合 “我们选择落户滨海,主要就是考虑到可以和这里的大企业强强联合。”华大基因天津华大公司副总经理张旭在谈到他眼中滨海新区的优势时表示,天津有比较好的妇幼保健系统,而他们目前正在做的一些产前产后基因检测的项目,正好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广泛地推广应用,为优生优育提供保证;另一方面,基因工程需要海量的数据计算,而滨海新区有世界第二快的超算中心,正好解决了他们这一难题。 可以看到,通过近年来的引进和培育,滨海新区生物医药领域已经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优势企业群。截至2010年,滨海新区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的企业超过200家,其中制药企业65家,既包括天士力、金耀集团、中新药业等国内大型企业,也包括葛兰素史克、诺和诺德、诺维信等跨国制药巨头。 “如今,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正在朝着一个集群化发展。”王林表示,古语说“十年磨一剑”,可在生物医药行业,这个周期更长。因而,打造完整产业链、促成生物医药企业的集群发展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存几率。 王林表示,将企业纳入产业链,可以通过资源、平台的共享,降低研发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对接上下游,让滨海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更有后劲。因而,滨海新区一直在努力打造这个产业集群。 “建设2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产业集群。”根据《规划》要求,今后滨海新区将大力拓展生物医药的产业布局,重点打造滨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空港经济区等几个重点产业聚集区。并将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向轻纺经济区、临港经济区等功能区拓展。最终促进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以及制造集群重点发展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王林预计,随着产业布局的逐步深入,滨海新区的生物医药行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爆发期”。 探索创新发展模式 “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将产业平台与商业平台对接的新模式,如果运行成功,这在全国都将是一个创新尝试。”王林表示,由于生物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对开放创新有很高的要求,因而“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目前“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大基因北方基地先后落户天津以及天津市昂赛细胞基因工程公司的成立,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化示范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已经开始运营并取得初步成效。它们就像一个个“智库”为产业发展提供项目和人才的保障,为产业发展续航。以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为例,去年全年共支持了包括23个一类药在内的59个新药的研发,获得5个新药证书和19个新药临床研究批件。9个临床项目通过专家评审,已产业化生产。 “我们承担的新项目目前已经顺利结题,据估算该类产品全球使用者约2亿人,并且以平均每年5000万人的速度增长,项目实现产业化后,销售额有望突破亿元。”天津艾赛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卫表示,在新药的研发过程中,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孵化器给企业以很大帮助。 “但是,生物医药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未来需要有长期的资金支持。”王林表示,只有将科技与金融有机地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目前,滨海新区政府也在积极推动这种“产学研商”的全新模式。据了解,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就正在和科委等相关部门接触,希望能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一个全新的融资平台,将政府与民间资本对接,用产业基金等模式,给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