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目前已在全国29个省区市(除海南和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布局,共有从业人员13575人,其中一半以上为专职技术转移人员,技术转移业务重点为综合性技术转移服务和涉及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煤炭、军工等领域的专业性技术转移服务。”科技部火炬中心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
2008年,为深入推进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科技部启动了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工作。4年来,已培育202家服务能力强、技术转移模式突出、信誉良好、行为规范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带动了区域与行业技术转移服务能力的提升,为促进技术转移,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部火炬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的深入推进,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龙头和骨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日趋完善,将为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探索多种模式 据记者了解,在202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中,有高校所属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0家,其中近80%的高校列入国家“211工程”;中科院等科研院所所属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9家;具有部分政府职能的开发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类型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63家;以企业性质独立开展技术转移业务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5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类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5家。 正是由于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类型多样,决定了技术转移模式的多样性。 据科技部火炬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实践,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根据自身优势及特点,逐步探索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技术转移模式。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6种模式:一是产学研合作模式,即整合高校科研优势,策划组织多学科交叉、多梯队组合的攻关模式,通过与高新区、地方政府以及大型企业建立不同层次的技术转移长效机制,承担重大产学研项目的转移转化;二是公共服务平台模式,主要特点是在产业集中度较高或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的地区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试验、推广及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等服务的公共技术支持系统;三是技术引进集成模式,通过引进国内外关键技术进行技术集成和二次开发,形成成熟的工业化技术,再将创新成果优先转让给国内企业;四是中试培育推广模式,即对实验室小试成果进行熟化及孵化,完成技术中试和市场中试后再向市场推广应用;五是军转民模式,即整合军工企业、地方地府、民用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以开放合作和资源整合为重点,构建以军工技术综合优势为依托、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六是院地合作模式,依托中科院强大的专业研发优势,鼓励与地方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形成上下联动、合作竞争的院地合作工作体制,逐步形成“实验室—中试孵化—工程化推广—生产基地”环环相连的创新链。 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凸显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工作开展4年以来,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充分显现,对于我国构建创新体系、提高公共财政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提升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及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政策持续支持效果显现。通过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培育,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总体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截至2010年年底,共促成技术转移项目316602项,成交金额790亿元。其中,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9184项,成交金额139亿元;促成国家公共财政投入项目的转移转化5788项,成交金额57亿元;促成国际技术转移项目1480项,成交金额50.9亿元;服务企业104397家/次,解决企业需求112285项;获得发明专利9864项、版权1897项、商标权57项。 2010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从各级财政获得的计划项目经费约18亿元,全年总收入为78亿元,其中技术性收入达44亿元,占56%,人均技术性收入32万元。4年来,国家火炬计划环境建设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累计支持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22家/次,累计支持金额达2.8亿元。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工作带动了地方技术转移体系的全面构建,使技术交易进一步活跃。陕西、安徽、南京、深圳、宁波等省市制定了技术市场条例、技术转移机构认定管理办法等促进技术转移的相关政策,开展了省级技术转移行动,制定了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设立了专项资金对技术交易、技术转移、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军民融合产业等给予经费补助和奖励;认定了一大批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国已形成国家、地方技术转移机构两级梯队;20余个区域和专业技术转移联盟成立并获得进一步发展。地方技术转移体系的逐步完善为构建区域产业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带动了技术交易的进一步活跃。2011年,全国成交技术合同256428项,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4764亿元,增幅为21.9%。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工作加速了国家高新区的要素集聚,为企业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依托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科技型中小企业密集的优势,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技术交易机构,以技术交易、孵化转化为主要手段,建立了研发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现了科技成果向高新区的集聚,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技术创新、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服务,充分发挥了园区内外各创新主体在技术转移不同阶段的促进作用。 国家技术转移示范工作引领我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方向。如上海新生源医药研究有限公司面向生物医药产业,依托国家重点生物科技园,在张江药谷、武汉光谷、泰州中国医药城完成新药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药物研发的不同阶段给予资金、人才、技术支持和服务,形成了面向全产业链的生物医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平台化的新药产业化服务模式。“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技术转移的实践过程中,由提供综合性技术转移服务逐步向突出专业化服务特色转变,在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面开展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引领我国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科技部火炬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