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工信部消费品司医药处获悉,工信部目前正会同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制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后的资源整合。 据该部门王学恭表示,未来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的发展重点包括,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促进仿制药发展水平提高,以及推动兼并重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具体措施包括如完善集团内转移药品生产批件的政策。"他透露。 而在今年初出台的《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将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作为重要任务,目标就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力争前100位的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 在政策利好影响下,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产业并购将成为"十二五"阶段的主旋律之一。 事实上,我国医药行业并购潮正风起云涌。5月6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两家停牌已久的上市公司,中国医药(600056.SH)、天方药业(600253.SH)的重组方案在时隔半年后终于出炉。中国医药将以吸收合并方式吸并天方药业,天方药业将终止上市。 据市场人士分析,吸收合并的方案充分体现了通用技术集团拟将中国医药打造为其在医药板块的唯一上市平台,并借此整合集团医药资源,实现医药板块整体上市的战略谋划。重组前,中国医药侧重商业流通及国际贸易,天方药业侧重研发制药,重组后将实现优势互补及全产业链整合,以统一的上市平台更好地应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医药竞争趋势。 而在今年3月底,广药集团旗下广州药业(600332)及白云山A(000522)于3月28日双双复牌并公布重组预案,广药集团将成为继上海医药(601607,股吧)之外的第二家整体上市医药平台,并且由于广药集团旗下公司同时在港、沪、深三地交易所上市,广药重组将开国内资产整合之先河。 去年一年,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医药集团,华润集团重组北京医药集团等项目顺利实施,一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迅速扩大规模,实现了产业链整合和业务布局调整,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此外,华东医药(000963,股吧)、康芝药业(300086,股吧)和科伦药业(002422,股吧)等上市公司也热衷收购重组,解决产能矛盾,加快产品或结构调整。 深圳一家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办公室负责人也向上海证券报表示,今明两年,医药产业界的整合会相对更集中。对医药生产企业来说,新版GMP标准的实施,将推动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去年1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药品安全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药品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到2015年,药品生产必须100%符合新版GMP要求,留给药企的时间只有3年。"届时一大批在软硬件方面不符合GMP标准的企业都将无法继续生产,破产、被大企业兼并重组的可能性最大。"他透露,该公司也有这方面的意向,期待通过收购兼并来迅速做大企业规模。 此外,在快速获得规模优势、互补品种、参与国际竞争等诱惑下,中国医药企业还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本报记者调查获悉,部分已具备一定规模优势的医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常年出差海外。"国内医药企业估值较高,而海外的一些医药公司估值并不高,如果实现并购,对于我们获得一些新品种或者开拓海外销售渠道,都极有帮助。"某上市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如是吐露心声。 产业集中度低现状面临改变 兼并重组动作的频繁进行,将有助于改变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低的现状。 据王学恭介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多小散已成为医药工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药品生产企业4800多家,销售不足5000万元的占70%以上,医疗器械企业13000家,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不足200家。2010年医药销售收入前100位的企业占全行业的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3%。" 在医药市场观察人士汤先生看来,近年来医药业虽然经历了大量重组合并,但不论与欧美药品市场相比,还是与国内其他消费品市场相比,医药业集中度都非常低,这种局面下很难指望由品牌提供质量激励,因为面对如此多的厂商和品牌,消费者无法形成品牌认知。 而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则向记者表示,刚刚开启的"黄金十年"是产业重构和走向集中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集中度提升和产业多极化。而并购是产业重构与走向集中最快捷、最主流的路径,由此也开启了中国医药产业第三轮并购,即大并购时代。 医药商业领域整合提速 除医药工业的企业正不断开展整合外,医药商业领域的兼并重组也开始提速。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通过不断兼并重组,国药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营业收入超千亿的医药企业。然而,医药行业分散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国药集团表示将继续推进兼并重组。 5月7日,据国药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石晟怡向记者表示,依靠收购兼并这样的模式,再把国药的管理体系复制到每一个新店,打造成一个完全有国药特色的连锁药店。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付明仲也向记者表示,未来几年医药业将进入并购高潮期。从国际上看,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医药商业集中度都在90%以上,且药品批发整合快于零售,制药会相对滞后于批发。在新医改环境中,国家希望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管理升级。 记者昨日从翰宇药业(300199,股吧)股东大会上获悉,作为生物药的重要品种,多肽药物的市场销售保持稳定增长,受到市场持续青睐。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多肽药物企业也集体踏上了冲刺资本市场的新征途。作为生物医药最充满前景的细分领域,多肽类生物医药企业正获得医药市场与资本市场双重关注的目光。 市场需求空间广阔 一直以来,多肽类药物因其应用广、疗效显著等特点受到了业内人士青睐。目前多肽产品已广泛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材料、生物农药等众多领域。其中,在医药领域已开发的多肽药物分为治疗药物、诊断药物和预防药物,由于多肽治疗药物具有高活性、低剂量、低毒性的特点,主要针对感染、肿瘤、代谢性疾病等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多肽类药物同时预示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进入临床研究的多肽药物数量已达到9.7个。2000年以后,新进入临床研究的多肽药物数量显著增加,增长率达到73.2%,预示着未来治疗类多肽药物的市场供求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翰宇药业总裁袁建成便向本报记者介绍,新品种特利加压素增长较快,今年一季度销量就接近去年半年的销量,主要用来治疗肝硬化的特利加压素的市场空间较大,另外像胸腺五肽、生长抑素这样的成熟品种,也仍有很大的空间可挖掘。"在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下,目前翰宇已经感受到一定的产能压力。"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创新和研发的投入,多肽类药物亦是如此。在未来的品种开发方面,翰宇药业已经把眼光投向了糖尿病。5月9日,翰宇药业公告称,公司申报临床研究的醋酸普兰林肽注射液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据袁建成介绍,中国是糖尿病大国,罹患糖尿病的人数在9000万左右,需要终身服药的人口在4000万左右,而目前国内治疗糖尿病药物市场主要被诺和诺德、礼来、赛诺非等国际医药企业占领,而从欧洲临床治疗经验来看,多肽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已经展露独特的优势。从常规每天注射三针到每周一次注射多肽药物,患者的接受度较高。因此,他认为糖尿病药物市场则是多肽企业的未来重要目标市场之一。 多肽企业上市忙 在此态势下,多肽类药物的企业也走进了资本市场的视野。 近日,中国酶法多肽之父、武汉九生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邹远东对记者表示,"作为中国最大的酶法多肽产业化项目,目前已有国内外多家投资机构伸出了橄榄枝,公司或将顺势冲击资本市场。"邹远东透露,"在主动放弃了纳斯达克之后,我的目标就是创业板,但新三板的扩容也具有很大的诱惑。" 目前正在加速冲刺资本市场的九生堂成立于1996年,主要从事多肽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生物酶催化,体外蛋白质降解,生产小分子活性多肽终端产品的企业。公司位于湖北武汉、湖北咸宁、浙江杭州、山东蓬莱等地的酶法多肽产业基地即将建成投产,年产值过百亿。 而化学合成多肽原料药领域的领军企业--海南双成也在今年4月25日顺利通过证监会审核,很快将在中小板上市。目前该公司在中国市场已成功开发基泰(注射用胸腺法新)、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胸腺五肽3个化学合成多肽药物,有多个化学合成多肽药物正在注册申报中。来自公司的招股书显示,公司拳头产品注射用胸腺法新收入增长迅猛。2009 年、2010 年及2011年,公司主导产品注射用胸腺法新的销售收入分别实现5,595.29万元、7,503.66万元和9,560.94万元。 "龙头企业迅速做大,实现规模优势,并在定价和品种上形成独特优势,多肽这样的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家的战略转型中,将发挥更大作用。"翰宇药业投资者关系部有关负责人这样总结。 据统计,4月产业资本增减持规模均大幅下降,其中增持行业主要集中于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康缘药业(600557,股吧)、冠城大通(600067,股吧)等个股增持幅度较大。分析人士指出,产业资本对特定行业的集中增持,可能预示着该行业后市投资前景被看好。 日前,日信证券发布产业资本跟踪报告指出,2012年4月,沪深两市共有9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有所交易,变动部分参考市值共计20.16亿元。其中,增持股份1662.97万股,约合市值1.61亿元;涉及减持股份15389.91万股,约合市值18.55亿元。与3月份11.81亿元增持规模和119.35亿元的减持规模相比,分别大幅下降了86.37%和84.46%。 分板块来看,产业资本增减持较为集中在中小板及创业板。主板仅有7只股票被增持,10只股票被减持,分别涉及金额1.57亿元和1.88亿元。 分行业来看,据日信证券研究所统计,产业资本增持行为主要集中于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机械设备、交运设备、建材、信息服务等行业;减持行为主要集中于化学原料、房地产、机械设备、食品饮料、金融等行业。 日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海洋指出,产业资本处于企业经营的最前沿,对经济、行业、企业的运行情况最为敏感和熟悉,通过所了解的第一手信息,其对证券市场投资的敏感性往往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以大股东和公司高管为代表的产业资本的动向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产业资本占流通市值比例已从2005年的5%逐年上升至50%以上,随着定价话语权的提升,其一举一动对市场走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徐海洋指出,在市场情绪低迷之际,产业资本往往会出现一些增持举动,这些增持举动在短期内经常会对股价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中长期内也可能构成积极影响。就增持的主体与方式来看,大股东及高管增持,表明相关股票价值可能被低估,或者相关股票在未来会显示出较高的成长性。另外,对于一些蓝筹股,其公司的增持透露出政策维稳的信号,而特定行业的集中增持,则预示着该行业后市投资前景被看好。 对于被增持行业及个股后续走势,徐海洋认为,尽管股票被增持后的涨跌可能将有诸多因素引起,如宏观经济、企业运行状况,政策面、资金面情况等等,但产业资本增持行为本身即包含了对这些因素的预期及判断。一般情况下,产业资本增持后,被增持股票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较大。 据日信证券研究所统计,4月产业资本宣布增持比例最大的个股前三位分别为*ST天目,宣布增持443.6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3.64%, 参考市值4051.44万元;康缘药业,大股东宣布增持344.73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1.12%,参考市值4027.78万元;冠城大通,宣布增持701.8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97%,参考市值 6330.33万元。 2012年后半年,一些医药产业政策将密集出台。其中,完整版《基本医药目录》有望在今年7-8月份出台,《加强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和监测工作》将于9月1日开始实施,《通用名化学药发展专项》的下一批专项计划和《生物医药工程产品发展专项》等也将发布。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纵观这些即将出台的医药政策,比较明显的特点是"药品价格"将成为后续的重点所在。目前我国药品价格分国家定价及企业自主定价两种。而根据《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条例规定,列入政府管理价格的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允许药品生产经营者在不突破国家规定的出厂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的前提下,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具体价格。 而之所以药品价格迟迟未能控制,其主要原因在于药品企业生产的药品到患者手中利益链涉及到生产、供应、销售等环节。其中从生产开始,生产成本与供应商之间存在采购差价;其次药品运输过程中,也存在成本差价;第三招投标过程中涉及到招投标成本;第四药品销售与出厂价之间存在较大差价,这也使得新医改"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得不到缓解。 郭凡礼指出,我国药物企业与公立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的供需情况大体是,需求方面,公立医院占多数,其他医疗机构占少数。供应方面,药物企业供应整体较平稳。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药物市场运行机制,药物市场无序化竞争较为激烈。而供需情况对我国药物市场影响更为明显,在此作用下,政府主导药物市场,有助于推动药物市场向集约化、规模化、高度集中的方向发展。 郭凡礼同时表示,我国医药行业的药品种类集中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和戒毒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等领域。我国2009年发布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基本药物制度中药物品类基本覆盖了本土的医药企业。取消药品加成对医药行业药品供应的影响表现为两大方面。首先有利于打破医药行业药品供应的利益链,第二有利于加快医药行业供应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中投顾问) 11年个股分化加速,12 年整体盈利趋势转暖:①11 年行业整体表现平淡,个股加速分化:11 年医药板块收入增长20%,主业净利润同比持平,毛利率与净利率均小幅下降,现金流表现良好。受累于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行业盈利下滑(东北制药(000597,股吧)、华北制药(600812,股吧)、哈药等四季度大幅亏损),以及生物制药关闭浆站影响,板块主业盈利表现差强人意;中药和医疗服务业主业盈利表现正常。②12 年主业盈利趋势转暖:2012 年1 季度收入增长18%,净利润下滑1%(主业净利润增长10%),毛利率略降,净利率稳定。行业主业盈利趋势转暖,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盈利下降缩窄,中药、生物药、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盈利表现较好,医疗器械平淡。 回顾历史,收入快速增长是判断"牛股"的重要指标:①收入大增的公司总是藏着牛股:今年以来表现最好的医药股,舒泰神(300204,股吧)和汤臣倍健(300146,股吧),11 年和12 年1 季度收入都大幅增长。②主业利润规模名列前茅的主要是行业龙头公司。③过去五年主业收入复合增速超过20%的公司很少,但多数都是牛股:包括云南白药(000538,股吧)、恒瑞医药(600276,股吧)、康美药业(600518,股吧)、人福医药(600079,股吧)、东阿阿胶(000423,股吧)、鱼跃医疗(002223,股吧)、通策医疗(600763,股吧)等公司。 政策趋势转好:1、注射剂生产线须在13 年底完成新版GMP 改造,部分小企业可能彻底退出行业,产业集中度将提升(如大输液行业),冻干等设备提供商受益。2、非基药招标进展缓慢,多数省份选择等待观望,低价招标思路扩展至非基药招标的可能性极低。3、新版医保目录定价将分批出台,在给新产品定价的同时,老产品价格也将根据市场最新价格下降,但发改委层面降价对多数企业影响有限。4、医药流通行业整顿将对底价代理模式产生致命冲击,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利好龙头企业,由于波及面极广,政策推进速度考验政府决心。 估值逐步具有吸引力:2010 年医药板块大涨,提前透支了2011 年估值,11 年医药伴随市场下跌,全年仅略跑输指数,10-11 年医药板块累计跑赢指数23 个百分点。12 年年初至今医药板块表现倒数第二,跑输指数11.2个百分点,其中:4 月跑输3.5 个百分点,板块持续走弱主要反应市场风格转换、对医药政策不确定性及行业前景的悲观预期。目前医药板块2012 年预测市盈率21 倍,扣除金融服务后,相对市场溢价41%,已经低于历史均值,考虑成长性,部分个股已经具备很好投资价值。 投资策略:投资时机逐步临近,时点取决于市场风格以及市场对行业转好数据的确认,全年我们对板块表现乐观。2011年11月至今,医药板块走熊18个月,2011年医药制造业(剔除原料药)收入增长31%、利润增长24%,行业延续了稳健快速态势,12 年收入增速虽会低于11 年,但盈利增速有望好于11 年。1、基于盈利趋势和政策趋势,我们建议提高对医药流通业的关注度,行业面临拐点,底价代理模式退出将利于龙头企业发展,优选国药和一致;2、低价招标今年将转向,大型普药企业11 年盈利受到挤压,今年政策环境好转,普药面临阶段性投资机会,优选一致、科伦、双鹤和三九。3、中长期而言,具备研发和品种优势(恒瑞、天士力(600535,股吧)、海正、人福)、品牌优势(白药、东阿、康美、江中)、整合优势(仁和、鱼跃)的企业将逐步胜出,建议继续持有,出现大幅下跌就是积极增持机会。(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医药板块表现大幅跑赢大盘。上证A股在过去两周整体上涨1.99%,其中医药板块上涨2.2%,跑赢市场0.21个百分点,市场向消费板块倾斜明显。 政策要闻:北京启动三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2年4月23日)、发改委五月或出台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2012年4月25日)、药房社会化欲破题 北京基层或先行(2012年4月27日)、医药政策或密集出台 药价管控成核心(2012年4月28日)、药监部门谋订保健品标准(2012年4月28日)、SFDA:药用明胶胶囊5月起须批批检验(2012年5月2日)、国务院通过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2012年5月3日)。 行业动态:药品流通价管理办法7月难执行(2012年4月25日)、安徽模式继续改良 基药招标拟统一价(2012年4月26日)、通化金马(000766,股吧)等9家药企10种胶囊铬超标严重(2012年4月30日)、工信部:维C行业准入标准"适时发布"(2012年5月3日)、药监局修订吡格列酮说明书(2012年5月4日)。 东方研究回顾:行业研究方面,我们重点研究了牙科市场,认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医疗服务行业均将是朝阳产业;而牙科等专科医疗领域在消费升级和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支持下,将成为医疗服务行业中的优势细分行业。短期医疗行业会面临投入加大的要求,但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公司研究方面,我们首次覆盖九芝堂,前东阿阿胶营销总监程继忠到任九芝堂总经理,程总经理有23年从事医药销售和商业渠道管理经验,我们预期,随着程总经理到任,公司营销体系将有望发生质的变化。 投资策略与建议: 医药生物行业仍具有较高成长性,降价的靴子也逐步落地,我们建议关注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华东医药、人福医药、双鹭药业(002038,股吧)、九芝堂、天士力、海翔药业(002099,股吧)、东富龙(300171,股吧)、以岭药业(002603,股吧)、上海凯宝(300039,股吧)和山大华特(000915,股吧)等公司。 去年及今年前四个月医药股的二级市场走势已反映出投资人对行业的悲观情绪。如果前瞻性地看下半年的医药股表现:我们相对比较乐观,主要原因是悲观预期已包含在股价当中,未来超预期的政策因素较少。5月我们重点推荐组合:云南白药(增长确定、市场预期不高),仁和药业(000650,股吧)(估值安全、增发顺利推进),华东医药(销售超预期,股改承诺有望年内推进解决),人福医药(看好麻醉镇痛药细分市场),江中药业(600750,股吧)(下半年业绩弹性高)。(广发证券(000776,股吧)研究中心) 板块收入保持强劲增长,业绩持续分化,但龙头企业仍保持较快增速:板块11年收入、净利润增长20.9%、11.9%,12年Q1收入、净利润增长20.7%和0.5%。收入保持强劲增长符合预期,后期在医保筹资增速下降的背景下可能会有所下降;利润增速较慢,特别是Q1,主要是由于化学原料(价格下降)、化学制剂(特别是抗生素类,及部分受招标政策影响较大的企业)业绩下滑及部分非经常性因素影响所致。但龙头股11年及12Q1均维持20~25%以上的增速,符合我们一直以来"行业将分化,从而带来业绩分化"的判断。整体来看,由于11年业绩"前高后低",我们认为12Q1实际业绩增速并不差。 中药子行业保持较快增长:11年收入、净利润增长23%、25%,12年Q1收入、净利润增长27%、17%;盈利不错主要是受招标政策影响相对较小;化学制剂12年Q1负增长:11年收入、净利润增长16%、0.2%,12年Q1收入增长18%,净利润下降22%,剔除哈药直销业务预计负债2.8亿元,净利润下降8%。我们认为限抗、中标价格大幅下降是利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化学原料药12年Q1负增长:受降价及部分公司计提固定资产损失等影响,11年收入增长11%,利润下降13%,12年Q1收入、净利润下滑3%、11%;生物制药稳定增长:11年收入、净利润增长11%、6%,12年Q1收入、净利润增长11%、23%,汤臣倍健及复星有较大影响,剔除后利润增13%;医药商业主业稳定增长:11年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27%、28%,12年Q1收入增长29%,利润下降16%,剔除上药净利润同比增长20%;医疗服务保持快速增长:11年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43%、28%,12年Q1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37%和30%,保持快速增长。 医药工业3月增速环比提升:国家统计局医药工业12年1~3月份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2%和14.4%,低于11年同期的27.8%和22.3%;3月份单月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6%和19%,环比增速明显加快。 布局板块龙头,静待补涨行情:龙头股1季度业绩不差,估值有支撑;行业悲观政策已有预期,《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暂不执行短期构成超预期;板块年初以来大幅跑输大盘,板块有补涨动能,维持"推荐"评级,建议布局具有估值优势的板块龙头,重点关注12年Q1高增长及超预期品种;5月份进入业绩真空期,概念性个股也值得阶段性投资。5月投资组合:阿胶、康美、白药、瑞康、智飞、冻干血塞通生产企业及受益太子参降价品种。 广州药业调研报告:打造"大南药"发展新平台 广州药业 600332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上海证券 分析师:赵冰 撰写日期:2012-04-13 投资建议:未来六个月内,给予"大市同步"评级公司11年实现每股收益为0.35元,在不考虑重组与增发的条件下,预计公司12年实现每股收益为0.39元,以4月11日收盘价12.40元计算,静态、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4.98倍和31.52倍。由于公司业务横跨工业和商业,医药工业(中药)上市公司11年、12年平均市盈率分别为27.35倍、21.32倍;医药商业上市公司11年、12年平均市盈率分别为19.23倍、18.71倍。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完成本次重组后,产能和收入规模显著扩大,医药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有助于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消除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由于集团承诺未来还将把"王老吉"、广药研究院等注入上市公司,我们看好公司长期的发展前景,给予公司"大市同步"评级。 天方药业:收入平稳增长,大股东支持将是重要驱动因素 天方药业 600253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东海证券 分析师:刘宇斌 撰写日期:2011-10-25 事件 公司今日发布2011年3季报,1-9月份实现每股收益0.09元。 评述 公司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1.99亿元,同比增长5.87%;实现营业利润4287.55万元,同比增长12.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987.88万元,同比增长15.01%,实现每股收益0.09元。其中,7-9月份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75.05万元,同比增长102.24%,每股收益为0.028元。 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7%,主要有两个原因:1)原料药出口方面,公司加快了国际市场注册认证步伐,积极开发新兴市场、新客户,扩大出口份额,其中上半年出口业务同比增长了31.62%;2)制剂方面,公司不断加大全国各省基本药物招投标的投入力度,公司的明星产品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增长较快。 毛利率小幅上升。1-9月份公司毛利率为13.12%,同比上升了1.73个百分点。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林可霉素供应商之一,林可霉素也是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2011年以来林可霉素一直保持在420-430元/BOU的水平,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个百分点;由于公司招标力度的加大,阿托伐他汀钙胶囊2011年增长较快.其毛利较高,带动制剂业务板块整理毛利率提升约5个百分点。 集团大力支持公司发展将是长期趋势。2008年实际控制人通用技术集团进驻天方时,2010年增发和之前投入的5亿元现金,集团投入资金不足10亿元,预计通用技术集团仍将继续支持公司发展。通用技术集团旗下有中国医药(600056)、中国新兴集团等医药资产,天方作为集团内部最强的医药工业实体,为了增强医药产业整体实力,缩小差距,集团对天方投资不断加大将是长期趋势。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为0.10元、0.13元、0.18元,以昨日收盘价6.25元计算对应的PE为64倍、49倍、35倍,我们认为林可霉素和硫酸氰红霉素价格仍有提升的空间,通用技术集团还将对公司进行支持,但公司目前盈利能力较差且估值较高,暂给予公司"中性"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下跌的风险,阿托伐他汀钙推广的风险。 翰宇药业:特利加压素着重学术推广,未来成长可期 翰宇药业 300199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贺菊颖 撰写日期:2012-04-30 2012年特利加 压素仍将是增长亮点2011年公司实现特利加压素销售收入为2166万元,同比增长102%,低于预期,主要原因为非基药招标时间延后,重点市场因打击商业贿赂影响新产品销售,销售策略有所偏差等,未来这些因素有望逐渐消除。目前特利加压素已进入10省医保,并在20多个省市中标,此外,公司计划在2012年通过两个四期临床试验研究在原有的适应症基础上增加抗感染休克,并推广在肝硬化手术中用药;在营销方式上,注重学术推广,加大与临床医生的合作。我们预计在四期临床试验研究完成后,特利加压素销售将快速增长,2012年特利加压素销售量将达20万支以上。 传统产品增长较快,新产品进展顺利传统胸腺五肽在2011年实现40%以上的增长,预计2012年一季度有望实现50%左右的增长,全年考虑到招标价格下降因素,预计将有30%以上的增长。生长抑素竞争较为激烈,消化类药品调价对其影响不大,公司仍延续2011年终端下沉策略,0.75mg 规格逐渐下沉基层,预计一季度销售量在50%以上增长,3mg 规格主攻大医院,也实现较快增长。 新产品爱啡肽有望今年下半年获批上市,卡贝缩宫素也将在明年年内获批。考虑到新产品推出后将经历1年左右的招标期,预计将在2014年实现较快增长。卡贝缩宫素推出后有望成为重磅级产品,新产品推出将支撑公司未来3-5年高成长性。 香港子公司与国际接轨,未来公司产品线逐渐丰富公司于今年4月使用4000万超募资金和1000万自有资金成立香港子公司,并将引入糖尿病药物治疗药物溴麦角环肽。未来香港子公司将作为与国际接轨的平台,有望持续引进潜力较大的制剂产品或与国外药企进行原料药、制剂合作。公司具有较强的产品选择能力以及较好的质量控制能力,从产品线看,未来将逐渐集中在消化道,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等大病种领域。 盈利预计及投资评级我们暂维持对公司2012-2014年EPS1.03/1.35/1.71元,同比增长28%,30%,27%,考虑到公司优秀的产品线以及质控能力,特利加压素逐渐进入轨道,新产品推出后持续支撑公司业绩,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上市时间延期;2、药品降价风险;3、现有产品推广缓慢 恒瑞医药:创新与国际化将启动增长第二季 恒瑞医药 600276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国泰君安证券 分析师:李秋实 撰写日期:2012-05-04 投资建议:增持,目标价35元。创新和国际化引领公司穿越政策迷雾,加速发展,预计12~13年EPS为0.97元、1.18元,建议增持,目标价35元。 华东医药:百令胶囊带来确定性增长 华东医药 000963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兴业证券(601377,股吧)分析师:王晞,项军 撰写日期:2012-05-03 盈利预测。我们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预估公司2012-2014年的EPS分别为:1.10、1.32和1.60元,目前估值合理,未来看点在于股改承诺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天士力:二线品种增长提速,新品成长潜力大 天士力 600535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德邦证券 分析师:李项峰 撰写日期:2012-05-02 一季度工商业齐头并进,债券发行降低财务费用率:2011年,公司业绩低于市场预期,受四季度折旧、现金激励和产品试生产等因素影响。2012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1.29亿元,同比增长55.0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7.7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7.16%。2012年4月,公司分别完成短期融资券和一期债券的发行,短期融资券融资3亿元,利率为5.15%。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4亿元,发行利率为6%。短期融资券和债券的利率都低于银行贷款利率,将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提升盈利能力。 复方丹参滴丸增长稳定,二线品种增长提速:在公司前瞻性布局基层医院市场和FDA临床II期通过的效应共同作用下,2011年丹滴的收入增长达20%以上,预计未来丹滴的增长保持稳定,增速为15%。二线品种养血清脑、水林佳等产品预计复合增速维持在30%以上,芪参益气滴丸将是今年重点推广的品种,预计增速达100%。 丹参多酚酸注射液和重组人尿激酶原前景广阔:丹参多酚酸是恢复中药注射剂审批的第一个产品,类似的产品只有绿谷的丹参多酚酸盐。作为单组分丹参类注射液,未来取代多组分丹参注射液的空间很大。重组人尿激酶原是生物I类新药,属于第三代溶栓产品,优于尿激酶和链激酶,与tPA效果接近,未来有望替代tPA产品。流感亚单位疫苗市场空间大:亚单位疫苗是利用病毒表面抗原制成的不含病毒核酸的疫苗产品,抗原性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是未来疫苗的趋势。相对裂解疫苗来说,流感亚单位疫苗国内生产厂家较少,竞争格局有利,市场空间巨大。2011年,国内仅有诺华疫苗与天士力金纳获得批签发。 风险提示:1.新产品丹参多酚酸和重组人尿激酶原推广不顺利,进入医保时间低于预期;2.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风险;3.丹滴FDA临床III期进展低于预期。 盈利预测及估值分析:预计未来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8.54,112.94和135.5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23,9.28和11.56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40,1.80和2.24元。给予2012年30倍PE,目标价为42元,增持评级。 康美药业:业绩大幅超预期 康美药业 600518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东方证券 分析师:江维娜,李淑花 撰写日期:2012-04-27 投资要点 较低基数上的高增长,业绩超预期。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51亿元,同比增长83.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增长69.05%,实现扣非后每股收益0.183元,同比增长68.81%,实现较低基数上的高增长,业绩超预期。 今年一季报所得税先征后返,处置部分存货,中药饮片增速快。一季度存货21.26亿,较公司年报存货19.06亿呈上升态势,但其中部分品种已经有所变化,可能与公司看跌部分药材价格,高位卖出部分药材有关,同时低位买入部分已跌价品种有关。去年所得税税率为25%,今年年报一季报都已经实现所得税先征后返,此外一季度单季度实现中药饮片销售收入4亿左右,增速较往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左右。处置部分存货、中药饮片增速快、所得税先征后返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原因。 业务多点开花,预计全年净利润增速40%。新开河红参2亿,12年将继续贯彻价值回归,3-5年内实现10亿左右收入规模。亳州药材市场销售收入有望在下半年进入应收账款。今年9月市场搬迁后,开票费、增值服务费等将提供另一可持续收入,随着新市场人气的提升,交易额的上升以及管理力度的加强,可持续性收入的规模将逐步增加。 财务与估值 我们预测公司12-14年EPS分别为0.68、0.90和1.22元。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18.2元。 风险提示 贸易增速下滑;高管减持; 通策医疗:一季度或是利润增速低点 通策医疗 600763 医药生物 研究机构:东方证券 分析师:庄琰 撰写日期:2012-04-23 根据公司季报,我们调整公司2012-2014 年每股收益至0.57、0.75、0.96元,(原0.61,0.78,0.99元)公司估值一直相对较高,如果由于短期利润波动引起股价调整,或将提供较好的介入机会。仍看好长期发展,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记者昨日从工信部消费品司医药处获悉,工信部目前正会同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制定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后的资源整合。 据该部门王学恭表示,未来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的发展重点包括,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促进仿制药发展水平提高,以及推动兼并重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具体措施包括如完善集团内转移药品生产批件的政策。"他透露。 而在今年初出台的《医药工业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将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作为重要任务,目标就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力争前100位的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50%以上。 在政策利好影响下,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产业并购将成为"十二五"阶段的主旋律之一。 事实上,我国医药行业并购潮正风起云涌。5月6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两家停牌已久的上市公司,中国医药(600056.SH)、天方药业(600253.SH)的重组方案在时隔半年后终于出炉。中国医药将以吸收合并方式吸并天方药业,天方药业将终止上市。 据市场人士分析,吸收合并的方案充分体现了通用技术集团拟将中国医药打造为其在医药板块的唯一上市平台,并借此整合集团医药资源,实现医药板块整体上市的战略谋划。重组前,中国医药侧重商业流通及国际贸易,天方药业侧重研发制药,重组后将实现优势互补及全产业链整合,以统一的上市平台更好地应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医药竞争趋势。 而在今年3月底,广药集团旗下广州药业(600332)及白云山A(000522)于3月28日双双复牌并公布重组预案,广药集团将成为继上海医药(601607,股吧)之外的第二家整体上市医药平台,并且由于广药集团旗下公司同时在港、沪、深三地交易所上市,广药重组将开国内资产整合之先河。 去年一年,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医药集团,华润集团重组北京医药集团等项目顺利实施,一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迅速扩大规模,实现了产业链整合和业务布局调整,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此外,华东医药(000963,股吧)、康芝药业(300086,股吧)和科伦药业(002422,股吧)等上市公司也热衷收购重组,解决产能矛盾,加快产品或结构调整。 深圳一家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办公室负责人也向上海证券报表示,今明两年,医药产业界的整合会相对更集中。对医药生产企业来说,新版GMP标准的实施,将推动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去年1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药品安全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药品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到2015年,药品生产必须100%符合新版GMP要求,留给药企的时间只有3年。"届时一大批在软硬件方面不符合GMP标准的企业都将无法继续生产,破产、被大企业兼并重组的可能性最大。"他透露,该公司也有这方面的意向,期待通过收购兼并来迅速做大企业规模。 此外,在快速获得规模优势、互补品种、参与国际竞争等诱惑下,中国医药企业还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本报记者调查获悉,部分已具备一定规模优势的医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常年出差海外。"国内医药企业估值较高,而海外的一些医药公司估值并不高,如果实现并购,对于我们获得一些新品种或者开拓海外销售渠道,都极有帮助。"某上市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如是吐露心声。 产业集中度低现状面临改变 兼并重组动作的频繁进行,将有助于改变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低的现状。 据王学恭介绍,我国医药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多小散已成为医药工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药品生产企业4800多家,销售不足5000万元的占70%以上,医疗器械企业13000家,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不足200家。2010年医药销售收入前100位的企业占全行业的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3%。" 在医药市场观察人士汤先生看来,近年来医药业虽然经历了大量重组合并,但不论与欧美药品市场相比,还是与国内其他消费品市场相比,医药业集中度都非常低,这种局面下很难指望由品牌提供质量激励,因为面对如此多的厂商和品牌,消费者无法形成品牌认知。 而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则向记者表示,刚刚开启的"黄金十年"是产业重构和走向集中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集中度提升和产业多极化。而并购是产业重构与走向集中最快捷、最主流的路径,由此也开启了中国医药产业第三轮并购,即大并购时代。 医药商业领域整合提速 除医药工业的企业正不断开展整合外,医药商业领域的兼并重组也开始提速。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通过不断兼并重组,国药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营业收入超千亿的医药企业。然而,医药行业分散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国药集团表示将继续推进兼并重组。 5月7日,据国药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石晟怡向记者表示,依靠收购兼并这样的模式,再把国药的管理体系复制到每一个新店,打造成一个完全有国药特色的连锁药店。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付明仲也向记者表示,未来几年医药业将进入并购高潮期。从国际上看,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医药商业集中度都在90%以上,且药品批发整合快于零售,制药会相对滞后于批发。在新医改环境中,国家希望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管理升级。( |
1、本网部分资讯为网上搜集转载,为网友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业用途,且均尽最大努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第一时间与本网站联系,联系邮箱:tignet@vip.163.com 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妥当处理。对于本网转载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虎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